玄清啞然,麵上微微尷尬。
“你這是誹謗!”說罷甩袖出了門。
南院終於安生了下來。
應七安這幾日總是去沐夫人那裏,或聊天,或是幫著抄寫經書。
她字寫的極好,沐夫人實在喜歡,說再過幾日是西山寺建寺六十年,送副絹帛經書再合適不過。
應七安平日空閑多,確實也愛寫字,便將此事攬了下來,隔日便喚著阿青去街上買絹帛。
這是她頭一次出門。
沒想到短短時間內,十三城變化竟如此大。
街巷縱橫,熱鬧非凡。
街道兩旁房屋緊挨,車馬人流絡繹不絕,南北貨物無不齊備。
雖還是冬末,可街上人頭攢動,到處是熙熙攘攘,有坐轎的,騎馬的,有挑擔的,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大家麵上或帶著焦急,或悠哉逛著。
想是十三城收複後,許多人回到了故鄉,讓這個古老的城池重新煥發了生機。
街道兩邊的茶樓,酒館,當鋪,作坊鱗次櫛比,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吆喝聲也不絕於耳。
“小姐,我怎覺得這比京中還要熱鬧。”
“這裏被胡人占去良久,大家都想快些回到正常日子,熱鬧也是應當的。”因應七安不想麻煩府上下人,她們未乘馬車。
二人穿了便衣步行著,應七安將臉埋在了鬥篷的帽子裏,隻露出雙眼睛。
“可是問了那家絹帛鋪子在哪?”
“問好了,還要再走兩個街道,您要是腳累了咱們便去尋個茶樓歇腳。”阿青給她拉了拉帽子。
城裏新鮮物件多,二人看的眼花繚亂,沒走多久已買了不少的物件。
走到家玉器鋪時應七安住腳看了片刻。
“小姐是想買首飾?說來也是,這大半年小姐也沒添些新首飾,是該買些了。”
她們進了鋪子,店內掌櫃招呼的分外熱情,忙引著她們看店裏新上的物件。
“首飾便不必看了,我想買些玉扣。”
“喲,我們這裏正巧剛進了新貨。”老板忙不迭拿來個紅木錦盒,打開蓋子裏麵齊齊擺了許多玉扣,各個都是色澤溫潤,成色極好。“您看看這貨的水頭,極足,姑娘想要什麼款式?”
“款式不重要,結實耐用便好。”應七安腦中兀然躍出那日他拉著自己手指,教自己開玉扣的畫麵......不知為何覺得心跳快了拍。
總覺得四不吉利,她一口氣買了六個。
備著便是,指不定自己什麼時候又闖了禍,被黑麵閻王揶揄時賠給他便是。
玉扣自己還是賠的起的...
許是沒見過這麼闊綽的小姐,老板分外熱情,取了上好的錦袋給她仔細包好,才好生送她們出了門。
沒想到兩個街道要走如此遠,還沒到絹帛鋪,兩人已累了腳。
阿青尋到間茶樓,因上次見蘇向風後鬧出的麻煩,這次特意選了個帶屏風的雅間,生怕再與人有什麼交集。
她們飲了半杯茶,突聽得隔壁傳來了個熟悉的聲音,竟是沐玄清!
他不是忙的跟狗一樣嗎,怎有閑心在茶樓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