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之勢,隱現當年前朝凋敝之相。
他自然不希望自己幾個兒子落到淩帝那邊手足相殘的境地,偏這幾個孩子都隨了他的心性,各個心高氣傲誰也不肯服輸。
自己雖疼愛孩兒,可是也要顧全大局,必要時候隻能忍痛割愛。
“我聽說天的殿試已放榜,我還未來得及看遞上的折子,這次是何人博得了狀元?”桓帝問向五皇子桓承翰,今年殿試是五皇子主導,這事他辦的十分仔細,博得朝內大臣交口稱讚。
往常他不會如此露鋒芒,可是討伐徐致之事父皇還未下旨誰去辦,聖旨不下這事便可能出現變故,自己可不想徐致那些兵馬落入旁人之手。
“回父皇,此人名蘇向風,兒臣聽聞他是涼城蘇太守之子。”桓承翰行禮回到。
“虎父無犬子,這個蘇逸,是前朝的狀元郎,沒想到他的兒子也如此出眾。改日帶他來讓我見見。”桓帝笑道。
“還有沐玄清,上次雖賞了他,但這次之事又是個苦差,過兩日給他遞聖旨時,記得在給他備份厚重的賞賜。”
此言一出,桓承翰眉目微動,心便放了下來...
他行禮一一應了下來。父皇這些日子頗為看重自己,這次竟納了自己建議,要玄清去伐徐致,這次如若成功,那真是好事一樁!
桓帝將他的表情盡收眼底,心想老五確實年幼,到底是目光淺了些,隻看到蠅頭小利,未曾想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應昶這趟去西南,也是極有成效,我看也要重賞。待到夏日,也該讓他歸京了,珩景不在的這些日子,我竟覺得沒往日心安,這朝堂中也沒有往日熱鬧。”
朝中大臣同應昶多有不合,總是明裏暗裏給他使小絆子,在朝上時不時便開始唇槍舌戰,不過他們哪裏是應昶的對手,每次都被他講的麵紅耳赤,暗自生悶氣。這倒也成了桓帝上朝的一樂趣。
桓帝看向三皇子“子燁,過些日子你親自去趟西南,將這事妥善辦了。”
桓子燁行禮應下,又替應昶謝了聖恩。
三皇子為人坦率許多,不像五皇子那般處處避嫌,同應昶交好也明明白白放在明麵上,頗有問心無愧任君檢視之感。
不過這種坦率也讓他多了許多冷漠之氣,做事手段太過無情,太無情的人往往不怎麼討人喜歡。
桓帝心中明鏡一般,去年秋俊風那事,老三沒少在其中搗鬼,幸好秋俊風是真的通敵,不然老三便是欺君之罪...
他雖為朝中鏟去了秋俊風,可是卻未思慮過,秋俊風是開朝大臣,戰功累累,滿門抄斬這事會讓那些功臣們多麼寒心。
桓帝一一看過幾個兒子,目光最後落到了太子身上。
這小子吃的倒是悠哉,讓老子操心替你思慮這些事情!哪日自己真厭煩了他,真狠心把他給廢了去!
太子似是感到了桓帝的目光,抬頭滿臉無辜對他眨了眨眼。
桓帝見此心裏歎了聲,自己這幾個兒子中,不乏才華出挑之人,可都是些臣子之才...
唯有俊馳,卻是實實在在的帝王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