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秀兒也不想理會她娘,多說兩句她阿娘就掛眼淚,還提起哥哥,說是在戰場上不知死活。
她出來幫忙,見南大皺著眉頭生氣,便安慰道:“阿爹別惱,我心裏有數,阿九是好的。三嬸幫了忙,送雞也是合情合理的。”
“你心裏有數就是了,別聽你阿娘胡言亂語。”媳婦自來就有幫扶娘家的脾氣,他從前也不是沒說過,可是南大嫂也不說什麼,就是不理會。
可現在說幾句,她就掛著眼淚,一次兩次就算了,可次數多了,南大也覺得煩。
南九當然不知道自己送給三房一窩雞仔答謝,會引出大伯娘生氣。
日子該過還是照樣過著。
加上這莊稼才收完,大家都開始翻地。
旱地裏要種麥子,水田也要翻新一回,將田水都放掉,讓泥土露出來,等著冬日裏霜凍的時候,將蟲子都一並凍死。
來年少些蟲害,興許能有個好收成。
這村子裏總共就那麼幾頭牛,也不是誰家都租得起,所以全靠著這一把鋤頭。
南九的前胡種子也拿到手裏了,如今也忙著往山上送雞糞和豬糞肥土。
至於前胡種子,就撒在家裏的院子裏,也方便打理些。
日子一天天飛快地過去,小雞仔也越來越大,很快就到了出欄的日子。
便拿竹筐裝著,南九姑父謝老三專門借了一輛牛車,讓自己的小徒弟來幫忙拉到鎮子上去。
這才仲秋,卻已經有了小雞仔,大家都覺得稀奇,也紛紛買回去養,拉去的兩百隻小雞仔,總共裝了七隻竹筐,全都賣完了。
剩下的兩百多隻,合計著拉到別的鄉集上去賣。
反正各個鎮子趕集的時間也不一致。
南九是個姑娘,也不好跟著走那麼遠,所以便由著墨痕息跟著謝老三去。
為此耽擱了謝老三兩三天的時間,南九便也給謝舞月送了一窩雞仔。
南大嫂眼見著她這雞都賣得差不多了,連小姑家裏都送了,南九也沒想著自家,便少不得埋怨南大:“她眼裏沒我就罷了,竟然也不將你這親大伯放在眼裏,也虧得你事事想著她。”
南大當然自動忽略,假裝聽不到她這話。
他還怕南九送來呢。轉頭媳婦就往娘家送去,還不如別送。
然這人怕什麼就來什麼。
中午,丈母娘盧氏就來做客了,說是來看懷孕的女兒,但其實是拉著南大嫂一副掏心掏肺為她好的模樣,“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咱們總不能錯過了,人家也就要五十兩的彩禮,說起來也不算多,可咱家這不是還有那麼一大家子要吃飯嘛。”
原來是南大嫂弟弟家的大兒子,也就是南大嫂的侄兒在縣裏讀書,叫裁縫鋪子家的小姐看中了,裁縫鋪子家裏也願意說這門親事。
但要彩禮五十兩。
說個縣裏的媳婦,可不比鎮子上的要風光麼?而且對方家裏有寬裕,以後孫兒讀書,肯定能資助不少。
所以南大嫂娘家是如何也不願意放過這門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