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小吃
南九聽了忙解釋道:“三嬸隻是做鄴州小吃,又不是做什麼名菜,而家鄉小吃嘛,味道想要說最正,恰好是三嬸他們這樣的人,他們並非學廚的人,不會想到錦上添花,自也不會有畫蛇添足,還是家裏自小學的那套手法,就沒有改了本味一說。客人們就尋著這個味道來的,真要想在家鄉小吃裏嚐出山珍海味的珍饈味道,那大酒樓還怎麼開下去?”
老太太一聽她這話,便懂得了,“原是如此。這樣說來,自要這城裏有鄴州人,她這生意就不會歇火。”
南九笑著繼續說道:“正是這樣的,而且其他地方的人不曾嚐過,這對於他們來說,甚是新鮮,俗話說得好,遠香近臭,這自家的口味吃得多了,反而覺得別人家的更香,所以這生意隻要用心經營,隻會越來越好。”
老太太此刻隻滿臉佩服地看著南九,“你這丫頭腦子裏怎麼這麼多花花腸子,你老實跟祖母說,是不是早就已經想好了,給你三嬸做這營生?”
南九也不瞞她,“咱們是鄉下出來的,雖到了大城裏,可哪裏能閑得住?時間久了隻怕還會閑出毛病來?我是能養得起,可三嬸性子擺在那裏,絕對不會白吃白喝,我想著既然如此,不如給她找一門營生,堂弟們也不是那讀書的料子,以後在這裏落腳,總要有個依靠的手藝不是。”
所以才萌生了這讓她開鄴州小吃坊的念頭。
馬翠香這性子要強了一輩子,果然沒叫自己失望,做得是有聲有色的。
而且又是這司家巷子裏的第一家,以後牌子算是打響了,便是有第二家開起來,也比不得這先入為主的第一家生意好。
除非他們價格上更優惠,量更多。
不過既然是開了店做生意的,不就是為了掙錢麼?哪裏能做這虧本生意?
何況這司家巷子裏,短時間裏也沒有閑置的鋪麵了。
所以這一年兩年裏,不會有第二家競爭對手的。
等著真有第二家了,那時候三嬸這腳跟已經紮穩了,倒也不懼怕別人。
說起南斐南恪雖不是讀書料子,但是老太太一想,好歹讀了那麼多年,也是識文斷字的,在家裏跟馬翠香打下手,還是委屈了些。
而且過幾年大了要說媳婦,這房子看著是窄了些,但真娶媳婦回來,也是能住下的。
隻是這做老人的,隻希望兒孫越來越好,便腆著老臉同南九道:“阿九啊,說起來你對咱們南家是仁至義盡了的,無一人你沒有安排妥當,可是一間鋪子也沒有兩兄弟一起繼承的道理,他們雖不似那三叔那般狼心狗肺,但若是有旁的好出路,我和你祖父以後走了,心裏也寬慰些。”
南九明白她的道理,也算理解她這做老人的如何想。
其實她也希望南斐和南恪將來有大前途,到時候南昕兒找人家的時候,也能有個挑選的餘地。
可是這大齊除了讀書尋求出路,隻能入伍了。
隻是這時不時就打仗,若真上了戰場,生死難料,像是她阿爹,這麼些年沒一點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