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相見不如懷念
一場秋雨驅走了夏天的炎熱,午後暖暖的陽光映照著安靜的門市房,店門前開闊的紅磚路麵上落滿了黃中帶綠的葉兒,路邊的白楊樹已然換上了黃中透綠的衣裳。
有昌與父親離開了東北夫婦的小飯館,順著甬道,邁著悠閑的步子,走到小區大門前。開闊的場地上,來富叔支起一隻改造過的油桶,油桶上架起一隻大鍋,鍋中的豬下水在沸騰的水中飄溢著濃鬱的香味。
來富叔咧嘴笑問:“這是和有昌去辦事?”
父親道:“有昌想盤下一個小餐館,我們去看看。”
來富叔笑嘿嘿地揶揄:“有昌,咱要做就做大生意。”
有昌笑而不語,父親譏誚地說:“你周來富,支一個大桶,架一眼大鍋,賣豬下水,這就叫大生意?”
來富叔嘿嘿笑問:“要不要,先賒賬,解解饞。”
“不敢吃你周來富的豬下水了,哪天,你去有昌的餐館裏白吃白喝,我就不好說話了。”
父親和有昌離開了來富叔,他們走過一段路程,父親說:“你來富叔那老小子,時來運轉了,把棺材本拿出來,感動了兒子兒媳,小兩口不離婚了,也懂得孝敬老人了,你來富嬸也不計前嫌,開始待見他了。”父親說著,深沉地歎道:“人呀,沒了錢心就安穩了。”
有昌隨父親路經自家的後院,院中的鐵門開著,他們從鐵門走進客廳,意外地見到玉汝的姑表妹江南的身影。
“這是江南呀?”父親驚喜之餘,笑吟吟地說:“好些年沒見了。”
江南從沙發上站起來,喊一聲:“姑父。”又向有昌喊:“有昌哥。”
父子兩人一同驚訝地望著她。這個小毛丫頭從前可是喊他們“糟老頭”和“小混混”的。
父親在沙發上坐下了,江南也隨他一同坐下來,父親說:“江南,你這孩子,自從考上大學就忘記你姑姑和姑父了。”
江南笑說:“姑父,我大學四年,一放假就去打工填補學費,大學畢業就開始找工作,後來又想考公務員,把自己弄的筋疲力盡,所以,這些年連家都很少回。”
“好呀,你這孩子,有出息。大學四年也改性了,從前你姑父一轉身,你就罵糟老頭。”父親笑著逗弄。
“姑父,那時候,您一喝醉就要姑姑帶你回家,自己丟了自行車,還要姑姑去為您買一架直升機。”
有昌沉默地笑著,這個年輕的女孩,性格率直,一頭短發,眼神純淨,口齒伶俐,過去這樣,現在也一樣。
父親問:“江南,你考上公務員了嗎?”
“還沒有。”
“能考上更好,考不上拉倒,咱不做國家幹部,做普通老百姓也一樣有出息。”父親道。
江南一臉率直的表情,不以為然地說:“姑父,您就別為我洗腦了,這樣的話,我爸媽都說過無數次了。”
母親道:“你們這些小輩呀,真讓我們這些老疙瘩操心呀。姑姑那會,身體好,能吃飽,啥都不想。”
父親語重心長地說:“江南,想要幹事,心要安穩,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像你玉汝姐那樣,腳踏實地才好。”
“我和玉汝姐不一樣,她在期待一種生活,而我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有昌意味深長地望向江南,他覺得她的話不無道理。母親數落道:“你玉汝姐從小到大沒有讓我操過心,她不像你,讓你向東你向西,讓你敲鑼你去趕雞。”
“姑姑,尋著你們的足跡,我們永遠隻能戴上貧下中農的帽子,你們硬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我們,那是不切實際的,那是把我們往死路上推。”
“聽聽你這話,從小到大就這樣,說起話來敲鑼打鼓的,讓你爸媽操多少心呀。”母親感歎著,轉而念叨著:“汝知道南要來,抱著宸去超市好一會了,她是不是要把整個超市背回來。”
在那家百貨公司簡易的茶餐廳裏,玉汝和張玉林相對而坐,小雨宸和一位六七歲模樣的女孩,跟隨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在喜洋洋車前開心地戲耍。
張玉林為玉汝倒滿一杯茶水,玉汝看著杯中淡綠的茶水,潛伏在心底多年的疼痛猛烈地翻滾,這意外的相互遇讓她難以平靜。
“這些年,你好嗎?”他用低沉而沙啞的聲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