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點石成金之術
還有正在修建的蘭山書院,因為趙諶從最開始便定下極高的標準,所以那就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
由韓生帶人正在建造的麻神縣,在前期也需要投入大量物資、糧食和錢財,至少一年內不可能有稅收、兵源等回報收入。
而為了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趙諶還要大量籌集糧秣物資。
總之,趙諶雖然在麾下所有人眼中,擁有點石成金的本事,每天都有大量錢財收入進入公帳,但是這五個多月以來,趙諶同樣花錢如流水。
甚至為了省錢,趙諶的那座王宮隻占地不到二十畝。
為此,劉廣平、小詩、張叔夜和裴有文等所有麾下將官都諫言,這個王宮代表著自家王爺這個統治者的威嚴地位,不能馬虎,而這又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此外,趙諶還有一攬子的計劃,比如還要組建軍校,還要進一步擴大研究坊為格物研製司,且計劃中要投入大量財物。
趙諶比任何人都清楚,搞科研發明這件事情是多麼的燒錢。
“不行,必須要找一個真正能夠點石成金的法子。”說這些話的時候,趙諶眉頭緊緊蹙起來。
就在剛才劉廣平給他彙報,公庫裏麵除了剛剛從那些西域商隊手中賺來的錢之外,已經剩下不到三十萬兩銀子。
蹙著眉頭,沉思了好長時間,趙諶深吸一口氣,道:“走,去研究坊。”
趙諶發現,要想賺錢,而且是那種長久穩定的盈利,還需要更多類似於磚瓦和水泥這樣治下百姓、鄰州百姓都需要的作坊。
而這些東西都離不開研究作坊那已經從優秀大匠漸漸轉化成科學研究人員的一百多位人才。
趙諶想到了兩種產品。
首先是戰爭最需要的武器裝備。
從後世二戰時間美國急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就可以看出來,軍火武器的利潤有多大。
趙諶從汴京城帶來的近萬工匠,其中一半人其實是打造鎧甲、兵器和箭矢的。
這些天也已經修建了一個兵器作坊,但打造出來的兵器依然是這個時代的水準,依然是這個時代的效率。
趙諶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兵器作坊,不管是規模、還是生產效率,亦或是兵器的質量,都要碾壓這個時代所有的兵器。
這件事情做好了,不但可以讓他的軍隊戰力得到很大提升,還可以給他帶來龐大的利潤。
他當然不會愚蠢的將兵器賣給西夏國和金國,以壯大敵人。
但是在蘭州這地方,武器裝備從來不缺顧客。
比如那十幾個一直在混戰的吐蕃王國,西域始終處於戰亂的那一百多個國家和部族,甚至他可以將兵器賣給西域那數之不盡的馬賊和沙盜。
趙諶想到的第二種物品是玻璃。
玻璃這東西更不用說了,在這個時代,玻璃製品堪比珍珠寶石一樣珍貴,但趙諶知道玻璃的成本低的甚至可以直接忽略材料,隻剩下人工。
而玻璃不管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房屋窗戶,還是一些工藝奢侈品,都會帶來巨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