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二章趙諶的絕妙計劃
蘭山書院建校快一年了,第一批學生已經在緊張的準備最後的升級考試。
經過趙諶在一年前蘭山書院開學典禮上的《少年說》營銷,在後期從雍州、秦州,乃至更遠的關中,又來了不少學生,如今蘭山書院已經有了五百多學生。
在這麼短時間內,在蘭州這等相對中原較為偏遠之地能夠招收五百多學生,可以說與趙諶拿出《少年說》,並且讓情報司花費大量銀子進行營銷,有著直接關係。
這些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落魄年輕書生,因為種種原因參加朝廷科舉不中,在《少年說》的刺激之下,又聽說了金城王重用一百多名橫渠書院學生的事情,便三三兩兩的大老遠來到了金城,上了蘭山,大半人都通過了最基本的入學考試,成為蘭山書院的學生。
不過,也有少數的人是因為不喜歡詩書禮義,專喜歡那些雜學,進蘭山書院正是對了他們的胃口。
這一年來,裴有文全心全力撲在蘭山書院的校務上,每天又要親自講學,又要到處請講師、挖掘人才,還要按照趙諶的要求完善教材。
依靠情報司強大的情報能力,凡是蘭州、涼州、雍州,乃至趙諶勢力範圍之外的秦州和關中、中原等地,隻要是在自然科學或者格物一道上麵有所成就的人,不管是什麼身份。
是盜墓賊也好,深山一心煉丹的道士也罷,即使是江湖耍戲法的騙子,都被裴有文拜托情報司給想法設法威逼利誘的請到了金城,送上了蘭山,進了書院。
同時,裴有文這個山長還要管理那些精力旺盛的年輕學子們,可謂是日理萬機,累了個人仰馬翻。
幸好趙諶一直對蘭山書院很看重,始終有一部分目光和心思在蘭山書院上。
所以,政務府教務司委派到蘭山書院的官吏都是精幹人士,這一年下來,蘭山書院的機關管理和服務人員,對蘭山書院的各種事務或者說業務已經非常熟手了。
………
………
從蘭山下前往蘭山書院的這一條山路,與一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山腳鋪到書院門口的石階路就不說了,如今已經有了一條平整的大道,可以讓馬車從山腳一路通到蘭山書院。
這條平整的大道甚至是水泥路麵,其寬可以容納兩輛馬車平行,是金城名副其實的第一條水泥大道,是和金城四個城門前的那條水泥大路同期開始修建的。
此時,黃永若的馬車便行走在這條馬路上。
趙諶若是不親自帶著他上蘭山,黃永若其實是可以先休息一兩天,再上山接手關在黑金道觀後院的瘋刀真人和箭奴。
但是,黃永若一聽有兩位硬骨頭關在他曾經關過的地方,便迫不及待的上山了,因為他非常好奇關在那等絕對黑暗、絕對安靜的地窖中,到底是何等樣的人竟然沒有屈服。
黃永若的馬車上到半山腰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
遠遠的黃永若看到一個身形挺拔,麵有滄桑之色的年輕人,蓑衣鬥笠之下身著青色長袍,腰佩一柄長劍,騎著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正緩緩在這條水泥道上行走。
黃永若注意到這青年手不在韁繩上,但在馬上的身軀竟然平穩如山,甚至都沒有半點晃動,便微微凝神。
他雖然沒有黑木和黑土等人武功高強,但本身也是一名高手,而且眼力和見識卻是天下少有,一眼便看出此人是一名真正的高手。
這時,那馬上的青年不知道是感受到了黃永若目光,還是聽到了黃永若一行趕路的聲音,突然轉身看了過來。
進入金城地境,便安全了很多,所以黃永若隻帶了十名護衛,但這護衛身上的鎧甲打扮,一看就知道馬車裏麵的人即使不是金城王麾下官員,便是官宦之家。
這青年劍客看了一眼之後,便神色淡然的拉了一下韁繩,把自己的馬讓到一邊,算是讓了一下路。
若是以前,黃永若多半是不會搭理這個青年劍客,但是兩天前他在樹下搭理了一個快要餓死的乞丐,結果就輕易立下大功。
黃永若是個神棍,但他因為之前身居白蓮社高位,且對宗教有過非常深刻的研究,知道宗教是怎麼回事,自己其實是不相信神的。
但他相信命,相信命運,或者說相信運勢。
比如,他相信他現在正處於運勢衝天的時候,而眼前這個明顯異於常人的路人很可能跟那瓷器世家的吳雙崖一樣,會給自己帶來新的機緣或者說功勞。
所以,黃永若目光一閃,低聲吩咐了一句,他的馬車便在這青年劍客身邊停了下來。
黃永若掀開車簾,臉上帶著讓人信賴的微笑,溫聲問道:“這位兄台,請問你可知道蘭山書院還有多遠嗎?”
青年劍客看了一眼黃永若,隻感覺這人透著一股沉穩和自信,最主要的是那神色笑容之中自有一種讓人信服的奇異氣質。
青年劍客心中暗忖不已,但神色不變,朗聲笑道:“這位貴人請了,在下也是第一次去蘭山書院。”
“哦?如此下雨天,兄台何不下馬上車,一同前往?”黃永若溫言相邀。
“多謝貴人美意,不過在下習慣了這種天氣。更何況在下看貴人這些護衛不也是在雨下行走。”青年劍客抱拳謝道。
黃永若仿佛怔了怔,看了看自己的護衛,說道:“如此蘭山書院再見。兄台,請了。”
“那在下就先行一步了。”青年劍客一夾雙腿,也不見他揮鞭驅馬,那馬便開始加速,一人一馬已經冒雨提前走了。
“有意思?”黃永若看著消失在細雨之中的青年劍客,低語了一聲,讓馬車繼續前行,因為這青年劍客的緣故,他打算不直接去黑金道觀了,先去蘭山書院看一看,與這青年再碰個麵。
畢竟隨便在樹上掉下一個人便送給他一件大功,誰知道這青年劍客是不是又是一件大功呢!
一兩柱香的功夫之後,黃永若便看到前麵半山腰處有一片樹林茂密的土丘,因下著細雨,雨霧茫茫,頗有清幽之意。
於林丘之間,依稀可以看到一個猶如翠玉的一般的人工小湖,綿綿細雨落入湖麵,不減綠色,清澈得能夠看得見湖邊水下白色小魚。
就在樹林與小湖之間,有幾條水泥小路蜿蜓而入,不知道通向什麼所在。
舉目眺去,在林木之後,可以看到一層層建築的屋頂。
“這是到了這水泥路的盡頭,應該就是蘭山書院了。”黃永若也是第一次來蘭山書院,所以除了心中想著與那青年劍客再見一麵之外,此時心中也是多了幾分好奇和興趣。
接下來,一路上坡,繞過幾個丘林之後,黃永若便聽到了讀書的聲音隱約傳來,他側耳聽去,卻是“……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