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閣下到底是何人(1 / 2)

第三百二十二章閣下到底是何人

兩人說話間,這附近便時不時的有喊殺和慘叫聲傳來。

自從傍晚開始,接連不斷的西夏敗兵從皋蘭山南麵狼狽逃下來,然後逐批的被山下守株待兔的特戰營和各路義軍輕鬆殺死或者俘虜。

這一個個斬首便代表著軍功、銀子或者英雄榜積分排名,再加上本來就疲憊不堪的西夏士兵在翻山之後,更是幾乎將最後一點體力消耗貽盡,戰力不足平時十分之一,在義軍眼中,這跟在山上撿銀子,送戰功沒多大區別。

當然,這皋蘭山脈麵積不小,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

特別是仁多寶忠這條大魚還沒有抓住,更是讓提前埋伏在山下的義軍、特戰營和情報司的三方人馬充滿了無比的‘撿漏’熱情,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上山尋‘寶’遊戲。

仁多寶忠站在半山腰一塊巨石上,絕望的看著山下的場景,他帶領三百多親兵在山的北邊往上爬的過程中,被追殺的金城步兵殺了大半,如今已經剩餘不到一百人。

如今拚了命的才翻過山,逃到這裏,卻發現下山的路根本就不通。而且金城一方分明已經有人上山搜尋。

“大帥!快走!敵軍已經大舉搜山,我們要找個地方藏起來,再慢就來不及了。”

仁多寶忠幾乎沒有反應,親兵統領焦急的過來扶著仁多寶忠就要離開此地。

剛跑了幾步,仁多寶忠卻突然又停了下來,而且抽出了腰間多年沒有親自動手的腰刀。

“這麼冷的天氣,山上又沒吃的,藏起來也是死,更何況他們到最後還可以燒山。”仁多寶忠對眾親兵淡淡的道,“與其這樣,還不如趁著山下的人散開搜山,鑽過他們的空隙,逃下山去。”

眾親兵向來對仁多寶忠惟命是從,且仁多寶忠所說也的確有理,便腳步放輕,機警的一邊看著四周,一邊向山下跑去。

………

………

於小凡自從十數日前在那飛絮穀中憑運氣和實力單挑殺死了西夏鐵鷂子主將拓跋雄飛之後,在義軍之中便名聲大震。

後來在黃永明和黑土的安排下,他已經成為一支人數一千左右義軍的首領。

這些天,他帶著這一千人跟著嶽飛、黃永明、黑土他們一路追殺仁多寶忠一行西夏殘兵,可沒少偷襲西夏探子、遊騎,且幾次突襲西夏軍隊都有他參與,且衝殺在前。

到目前為止,因為他殺死拓跋雄飛的斬獲算了三百名斬首,所以他的斬首總數已經多達五百七十四人。

事實上,因為當時拓跋雄飛在與之前的血虎和陳坤比拚中已經力竭重傷垂死,所以黑土和小詩給於小凡少算了大半斬首,否則光是一個拓跋雄飛便相當於至少一千個尋常西夏士兵的斬首。

根據最新一次情報司送到各義軍手中的《金城快報》上以政務府、軍樞府和情報司連名通報,於小凡在近萬義軍中大體排在第九名。

按照戰前朝廷懸賞令,前三十名可得官,算起來於小凡已經算是給自己拚了一個官身出來,但於小凡聽說前十名的才是有品級的官員,十名到第三十名的隻是不入流的小官。

按理說於小凡的斬首已經非常多了,之所以排名才第九,是因為類似於血虎和陳坤這樣山賊頭子、綠林幫派和世家豪族組織的義軍隊伍有不少,這些隊伍首領帶領的大部分心腹的斬獲都是主動算在頭領頭上。

否則若是隻算單人的話,於小凡已經是第一名。

於小凡知道這場與西夏軍隊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而他在第九名,隨時都有可能被擠出前十名,所以在這最後時刻可謂是拚了命的斬首,為此他直接拋棄了他的一千名屬下,單獨行動。

此時,皋蘭山南邊山的半山腰上,滿身浴血的於小凡,右手一揮,刀光閃爍之中,最後一名西夏士兵頭顱飛落,一腔熱血直噴一尺多高。

於小凡懶得欣賞自己的傑作,拿出一個麻袋,熟練的開始從地上撿人頭往裏麵裝。

方才他遇到九名西夏士兵,隻用了十數息時間便全部殺死,最後那名西夏士兵跪下投降,但他依然將對方頭砍了下來。

沒辦法,雖然一名俘虜相當於兩個斬首,但是就他一個人帶著一名俘虜,不利於他後麵的繼續行動,所以索性殺了了事。

就在這時,正彎著腰的於小凡耳朵一動,眸中寒光閃爍,他聽到一大群人急促呼吸奔跑的聲音,他能夠判斷出來對方是壓抑著聲音————顯然來人是西夏潰兵。

數十息之後,仁多寶忠一行一百多人被於小凡給找到了。

“殺了他再走,否則他會暴露我們的行蹤,引來更多的人。”身穿尋常親兵衣服盔甲的仁多寶忠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