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這是一個奇跡和拍馬屁的水平
“斬首”戰術為何是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收獲,乃至扭轉一場戰場勝負的軍事行動。
這是因為一方指揮統帥不僅僅是指揮鏈上的一個不可替代的環節,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唯一作用,比如精神象征,指揮調度所有軍隊的唯一權威性,等等。
這場宋金兩場戰爭中,金城王趙諶和金國四太子完顏宗弼無疑就是各自軍隊全體將士的精神象征,同時也擁有指揮調度所有軍隊的唯一權威性。
因為,金軍的軍隊來源其實也是五花八門,也隻有完顏宗弼能夠指揮調度。
宋軍這邊就更用不說了,雖然前期具體指揮是張紅玉和嶽飛,但是他們兩人之所以能夠指揮得了這場戰爭中所有宋軍,是因為他們二人身後有金城王趙諶,是後者賦予了他們指揮員的權力。
甚至宋軍和金軍上下,全體將士的軍心士氣全部係於趙諶和完顏宗弼於一身。
所以,在戰場上對他們二人這樣的軍事統帥以殺死肉體的方式徹底消滅,能夠取得的勝負效果不亞於將對方一半人馬殲滅。
這就好比後世時期,米軍擊斃了某**,雖然某希裏很快繼任,但這對米軍和米國國民的士氣毫無疑問產生了重大的鼓舞,對某組織則是在士氣上的毀滅性打擊。
更何況即使統帥沒有這般大的威望和指揮調度的權威唯一性,但是指揮鏈在轉移的過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在這一段時間中舊的指揮員失能,新的指揮員未完全掌握局麵,下麵的將士未了解和認可指揮權轉移的發生,在這個時間段內會出現一個指揮真空。
而一支軍隊沒有了指揮員,說是一盤散沙都不為過。
因為軍隊區別於流寇百姓最大的方麵,不是他們練過殺人技,也不是他們會戰陣,而是他們有統一調度指揮、彼此協同作戰,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還比如,蘇德戰爭初期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戰役期間的蘇坦克第4師,該師原本是蘇軍裝備最優良的坦克師之一,配置在關鍵的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結果戰爭爆發當天師長被德軍空襲打死,全師陷入混亂,未能有效展開,部隊因為接不到命令胡亂行軍,坦克油料耗盡被拋棄,全師在兩周內覆滅。
言歸正傳,從戰爭最開始便想方設法行使斬首之術,三番五次的想要殺死金城王,最終眼看著就要成功,結果被看似柔弱的金城王帶領身邊文弱的秘書司使杜成孝一起射殺,且將腦袋砍下來,在山梁上高高舉起來之後。
金軍除了跟隨完顏宗弼衝到趙諶一行近處的兩三百名親兵之外,其餘金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潰散。
這兩三百親兵沒有潰敗,反而一個個瘋狂的開始拚命想要奪回完顏宗弼的屍首,想要殺死趙諶報仇,或者是想要死在戰場上。
因為按照女真人最嚴格的幾個規矩之一——主將戰死沙場,親兵若是活著回去,也是全部處死。因為這個規定,親兵還不如拚死在戰場上算了。
但可惜仗打到這種程度,完顏宗弼的親兵也就這一點了,他帶到山梁上的金軍絕大部分都是後麵來援助的,眼見完顏宗弼已死,而山梁往千丘原方向,宋軍嶽飛、種彥崇帶領的騎兵鑿穿了金軍契丹、渤海族騎兵,往這邊衝殺而來後,山梁上六七千騎兵便直接就潰散了,在各自千夫長、百夫長的帶領下,往山梁下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