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西夏國皇帝拓跋仁孝神色沉重,眉頭緊蹙,如今已經是二月中旬了,比起往年河套之地今年的冬天實在是漫長了一些。
此時他走在西夏國皇宮之中,雖然沒外宮外寒風刮麵如刀,但屋外寒風呼嘯的聲音分外清晰,遠近各處的積雪還沒有消融。
漢人有句話說是如雪兆豐年,拓跋仁孝當然也知道有了寒冬數場大雪,今年秋收必然不錯,可問題是他們西夏國從上到下的吃食連夏天都扛不過去,更不用說秋收了。
沒辦法,他們西夏國雖然也種地,但是放養牛羊,肉食依然占了很大的比例。
而這個冬天,雪太多太多,天氣太嚴寒,牛羊凍死無數。
到目前為止,西夏國治下一半以上州縣和部落都接連上報雪災,向朝廷要糧食和牛羊的支援。
本來拓跋仁孝在趙諶麵前接連吃了敗仗之後,一心想著要休養生息,囤積武備,好收回涼州和卓羅軍司南邊到黃河北邊的兩百裏地盤,特別是那壽鹿山和屈吳山上的特大銅礦和鐵礦。
但現在看來國庫不但不增,為了不讓受災百姓死得太多,多半還要拿出一些糧食和牛羊。
至於搶在金城王實質控製陝北之地和西軍之前,派人馬穿過子午道對陝北之地進行劫掠之事,說實話,拓跋仁孝雖然迫於各方麵壓力不得不同意軍方和南邊幾大部族的想法,但是他心中其實是隱隱有些擔心的,特別是金城王突然親自出現在那黃石山城、並斷了南下大軍後路的消息傳來之後,拓跋仁孝心中的擔憂便更甚了。
雖然,後麵隨著橫山中金礦的出現,以及各方麵形勢的發展,不得不聚集主要軍事力量往子午道而去,但他不知怎麼的心中越來越不安了。
唯一可以慶幸的,就是從密諜司在金城的暗子傳來的消息,金城那邊之前接連一年多時間戰爭,糧草、軍資同樣缺乏,且內部貌似有些不穩,金城王麾下六大軍團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從卓羅軍司方向北上的可能性。
為了讓可能發生的饑荒規模盡可能小一些,這幾日拓跋仁孝接連下詔,要求不管是貴族、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要緊衣節食,先食用不能長時間存放、且已經被凍死無數的牛羊,將所有糧食都先存起來。甚至下旨強行讓地方官府所有糧食集中起來,或者暫時保管,以渡過饑荒。
同時,為了能夠從宋國走私商人那裏換得糧食,他特意給常年往西夏走私糧食和軍器的大商人給了一些在西夏國的特權。
最讓拓跋仁孝頭疼的是,以他們西夏這種國情特點,雪災引起的饑荒,還會有一係列的惡性循環,一些部族為了爭奪糧食和牛羊可能會發生爭戰,甚至部族軍隊會裝扮成馬賊劫掠商隊,從而斷了從宋國或者金國購買糧食的路。
還有,一些邊關部族為了百姓活命,甚至可能會遷移出國,投奔他國勢力都有可能。
畢竟對部族來說,國家的觀念意識真的非常弱。
麵向金國的邊關還好,以金人的殘暴,西夏國這邊的部族百姓也多有耳聞,多半不會去投奔去給女真人當奴隸。
麵向宋國橫山一帶正在打仗也不可能。
但麵向金城和涼州,以及西域方向的部族那可真就說不定了。
總之,以他們西夏國的國情特點,拓跋仁孝很清楚,饑荒最大的問題不是死人,而是普通百姓的心就亂了,麵對饑荒不會再有國家、不會再認他這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