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責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也許我們對目前的工作已沒有了激情,但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崗位,就必須記住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既然非做不可,與其被別人推著去做,還不如自覺自願地盡力把它做得最好,努力找到工作的樂趣。思想不同,心態不同,結果就會變得不一樣,即觀念可以改變命運。
假使你對工作,是被動的而非主動的;假使你對於工作,感覺到厭惡;假使你對於工作,沒有熱誠和愛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為一種喜愛,而隻覺得為一種苦役,那你在這個世界上,一定不會有很大作為的。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領域中的傑出人士做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非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一個人竟然能夠在自己不大理想的領域裏,取得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靠的還有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極具代表性的經曆,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她也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能夠一生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中,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係。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但她學得很認真,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後來成績突出的她,又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的她,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說不上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隻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問她:“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裏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蘇珊的眼裏閃著堅定,“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自己必須麵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那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過一天算一天吧,不至於丟掉飯碗就行了!”這種人已經失去了強烈的責任感,承認了自己人生的失敗。一個有責任感的員工,當麵臨挑戰和困難時,他會迸發出比以往強大若幹倍的能力和勇氣,因為他知道,他的懦弱很可能會導致企業承受巨大的損失,他隻有勇敢地麵對,才有可能真正擔當起責任,不讓企業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