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每年全球市調單位所公布的數字,實體唱片銷售量直下,數字音樂銷售量直升,除非舊有的唱片大廠在數字音樂上所獲利潤能夠大幅提升,抵消實體銷售的虧損,或是尋覓到因應數字時代的商業模式以及營運機製,“三大”的消失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最後的命運恐怕就如同Kodak這家在底片時代吒叱風雲的公司,因為無法實時轉舵,撞上數字相機這座冰山,最後隻能申請破產。

唱片產業的搖搖欲墜,連帶影響整個音樂產業鏈,過去年輕的音樂家,想要強出頭,最快速的直達車是獲得唱片大廠的青睞獲得包裝,在市場上大展其技,像是小提琴家穆特、大提琴家馬友友、指揮拉特爾等中生代音樂家,能夠成為巨星,除了本身的才華之外,唱片公司扮演重要推手。

如今唱片公司自己都自顧不暇,內心祈求能夠找到天生明星,為公司賺入幾把銀子,像是郎朗就是在這波青黃不接的時期被打造出來的。他出道時,環球還有能力放手一搏,給予他巨星規格的包裝,可惜他走紅後,有了自己的主見,操作上采取保守姿態的環球無法滿足他,最終他回複了索尼的頻頻召喚。歡喜迎接郎朗的索尼,發行他首張唱片時順意給了他3D DVD的頂級配備,而在銷售量上,郎朗的表現也稱得上風光。

當下還站在頂峰的郎朗,以敏捷的腦袋因應數字時代的來臨,無論是參與iTunes音樂會,還是YouTube組織的交響樂團活動,他成功穿梭在新舊音樂的時代,如果唱片產業的狀況繼續疲軟,郎朗恐成為最後一位曾在唱片產業支撐下走紅的古典明星。

失去唱片的平台,年輕古典音樂家在躊躇之餘,有些人發展路途反而更寬廣,因為網絡、YouTube就是最佳的“自媒體”,隻要善用己力就有機會發展甚至開創反攻實體的機會。

烏克蘭出身的女鋼琴家瓦倫蒂娜·李斯蒂莎(Valentina Lisitsa)出生於基輔,在基輔音樂學院鑽研鋼琴,20世紀90年代移民美國,在古典音樂界,原本隻是毫不起眼的小咖。2006年,她自掏腰包灌錄了一張肖邦DVD,交給亞馬遜販賣,雖然銷量甚差,但她老是看到自己DVD的影像被擷取放在YouTube上供人欣賞。有天她決定豁出去,把整張DVD的全部內容貼在YouTube上,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亞馬遜的銷售量迅速上升,讓她看到YouTube的威力。

此後,李斯蒂莎不斷在YouTube張貼演奏或排練錄像,點閱人次不斷攀升,累積了7萬7千筆訂閱名單,而且她始終把自己定位於古典音樂家,並沒有朝跨界或流行方向發展。2012年6月,她在倫敦首度登台舉行一場獨奏會,門票銷售一空。

根據每年全球市調單位所公布的數字,實體唱片銷售量直下,數字音樂銷售量直升,除非舊有的唱片大廠在數字音樂上所獲利潤能夠大幅提升,抵消實體銷售的虧損,或是尋覓到因應數字時代的商業模式以及營運機製,“三大”的消失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最後的命運恐怕就如同Kodak這家在底片時代吒叱風雲的公司,因為無法實時轉舵,撞上數字相機這座冰山,最後隻能申請破產。

唱片產業的搖搖欲墜,連帶影響整個音樂產業鏈,過去年輕的音樂家,想要強出頭,最快速的直達車是獲得唱片大廠的青睞獲得包裝,在市場上大展其技,像是小提琴家穆特、大提琴家馬友友、指揮拉特爾等中生代音樂家,能夠成為巨星,除了本身的才華之外,唱片公司扮演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