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說,這是一個地下室,很寬敞,擺滿了酒架。
怎麼說呢,就像圖書館裏的布局,藏酒那是一排一排的,看起來甚為氣派。而每一瓶酒的旁邊,都有一塊小牌子,貼了標簽,是對這酒的簡單介紹。
另外,還有一個小簽子,寫的是宋東收藏這酒的年份,地點,交易對象,以及收藏的價格。
我靠,這尼瑪好專業!難不成出了問題,還去找對方算賬?呃,這個不太可能,出了問題一般都是自己認栽,誰叫你眼拙,好忽悠呢。
當然,可以當做一個教訓,時時提醒自己。
“陳先生慢慢看,有哪瓶入得法眼的,盡管開口。”
宋東這話說得很是豪氣,不過但凡懂點事的人,都不可能真的就相信,看上哪瓶拿哪瓶。人家說客套話,自己不能傻乎乎就當真。
還是得找跟自己的酒,價值相當的,大家都不吃虧。
白酒,果酒,米酒,紅酒,香檳,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伏特加……陳可逸漫步在酒窖裏,看著琳琅滿目的各種名酒,頓覺眼花繚亂。尤其是默默計算那些標簽上的價格,一圈走下來,陳可逸在心裏簡單估算了一下,光是宋東這酒窖裏的藏酒,就可以買下這座別墅了。
“陳先生看上哪種酒了?”陪著陳可逸逛了一圈,宋東忙不迭地問道。
呃,看上的酒是不少,但是看標簽上的價格,尼瑪很是傷不起。不過以物易物就是這點好,不用完全按照價格來,關鍵是雙方都舒心。
陳可逸正想指一壇看起來很有古風的“神仙醉”,突然看見旁邊的架子上,有一個鏽跡斑斑的鐵盒子。在裝修精美的酒窖裏,這樣的廢舊物品與整體,是那樣的不搭調。
“那個盒子裏裝的是什麼?”陳可逸好奇地問道。
“哦,那是家父早年淘回來的一個東西,說是古籍。”宋東回道:“上麵記載了一種獨特的釀酒方式,全是古文字,我看都看不懂,後來找專家給翻譯了一下,弄出來狗屁不通,完全不知道說的什麼。
再說了,我愛好收藏酒,但是自己又沒有釀酒的天分,也就沒有去嚐試這個古籍上的方式。這麼多年,就一直放在這裏,從來沒有使用過。”
呃,說起古文的翻譯,不到位那是相當正常的。現代社會,認識古文字的有幾個?偶爾遇到幾個懂的,未必懂酒啊。打個比方,就像是國足給外教聘請的翻譯,長期都在坑爹。不是因為語言能力有問題,而是不懂球。再碰上個有才的主席,沒事給你吟首詩,講講叉腰肌,讓你覺得自己簡直是文盲,無地自容。
“宋先生,這古籍能給我看看麼?”陳可逸頗有些好奇,偏偏他有這個能力。
他是學啥的?漢語言啊!這個專業,可不是單單看幾本小說而已,對古漢語的學習和研究才是主題。
而陳可逸之所以那麼得老教授喜愛,絕不僅僅因為他有個性,他有著極為紮實的基本功底,對各種古代文字都有研究。
“既然陳先生想看,那當然沒問題。”宋東從架子上取下盒子,打開鏽跡斑斑的蓋子,吹了吹灰塵和鐵鏽,還差點嗆地咳嗽。
他雙手將盒子,遞到了陳可逸手上,不過心裏卻是沒太當回事,認為陳可逸不過是好奇,看看熱鬧而已。
專家都沒搞到位的古文,這個小年輕能夠看得懂?開什麼國際玩笑。
陳可逸從盒子中取出古籍,這是一幅卷軸,材質不是紙,而是說不出是啥材料,有點類似於絲綢與布帛,但又似乎不是。
攤開卷軸,仔細地看了看,是金文。就是古代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另一種叫法是鍾鼎文,主要是記錄典禮,祭祀等,用來記錄釀酒術,完全說得過去。
但掃了一眼內容,陳可逸頓時感到莫名其妙:“真是亂啊,連基本的語法都不講究了?”
“陳先生,你看得懂?”宋東頓時大驚失色。
“呃,我是學漢語言的。”陳可逸說了句。
宋東震驚地看了一眼,豎起了大拇指,由衷讚歎:“好專業!”
我靠,哥活了這麼久,第一次聽人說,這是一個好專業!
“陳先生,你既是古文方麵的行家,又是釀酒的大行家,你幫我翻譯翻譯,到底說了些什麼?”
陳可逸搖了搖頭:“真的是亂七八糟的,別說翻譯,就是這些讀音,都不成規矩。”
等等,讀音?陳可逸的腦海中,突然有一絲荒謬的念頭閃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