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的鶯歌城不大,但也有堅固的城牆,城門到了晚上也會關。
孟小魚不敢回女王賜的宅子,在一戶人家的屋簷下取下了一個她之前藏好的包裹,就著月光將她和小櫃子化裝成了一個中年商婦和一個小廝,混進了清晨第一批出城的人中。
一出城門,她便放下小櫃子,塞給他幾塊銀子:“小櫃子,這話我隻說一遍,你仔細聽好了。你等會兒雇一輛馬車往關口去。到了關口,買兩張下午開往尚赫的船票。如若到了船開之時我尚未到,你便直接上船離開。這是你的通關文書,是紫少夫人為你準備的。如若有人問起你,你便說你家主人是藥商,讓你去尚赫收欠賬。到了尚赫後,你去找離你最近的驛站,讓他們給明王府和孟將軍府送信。”
她一邊說一遍用樹枝在地上畫著三角魚,嘴上卻不停:“信上什麼都不用說,你隻畫九隻這種魚,便會有人去接你。你可記住了?”
“姑娘,奴才哪兒也不去,就跟著姑娘。”小櫃子一臉執拗。
“我要去辦點事,若我能趕去跟你一起坐官船離開最好,趕不到我會再想辦法。你要記住了,九隻三角魚,給孟將軍和明王殿下都送過去。你見到孟將軍和明王殿下後,將我在東昌的事都說與他們聽。還有這個……”
她從懷裏掏出她和女王簽的合約,那上麵寫著她和女王達成的交易,東昌提供治療瘟疫的藥丸,她幫東昌製作他們想要的武器,事成之後,交易結束,東昌立刻放她歸國。
“記住,你將這個親自交給明王殿下,他會知道如何辦的。”
“姑娘,那您一定要趕到關口。奴才等您。”
“你不能等,等就壞事了。你一定得坐今日的船離開,我怕拖到明日就走不了了,你也無法將我的事轉告給孟將軍和明王。記住,莫要等我,我會想辦法自己回去。”
孟小魚說完也不管小櫃子了,跳上馬就走,直奔城外的火器坊西邊。那裏的海岸昨日才經曆了東昌第一場軍事演練,海灘上還有硝煙過後留下的痕跡,海水中還飄著被炸沉的船隻的木板。
為了讓女王沉浸在無比的成就感和榮耀當中,孟小魚昨日不僅讓人用了手榴彈炸船隻,還讓人將所有的攻城車和投石機都搬到了那裏。如今攻城車和投石機都被收進了火器坊,隻等著今日一早女兵晨練完將它們搬回軍營。
她在海岸邊挖出了一個陶土壇子,從壇子裏拿出一個包裹。那裏麵裝著她跟女王介紹的那種煙花筒。她把包裹掛在馬背上,望著波光粼粼的大海。
她正對著的地方,穿過浩渺的大海便是她的家鄉鹽邊漁村。
她忽然想起她年少懵懂的少兒時光。
那時候的她年方六歲,剛喝完一碗鮮美的魚湯,蹲在屋前的沙灘上,用手一筆一劃地畫著一隻三角魚,以為那便是她的名字。身旁九歲的阿誌哥哥拿著樹枝也在沙灘上比劃著,正在教與他年紀相仿的哥哥寫字。屋內傳來爹娘的歡聲笑語,爹爹說他今日網到了不少大魚。她抬頭望了望浩渺的大海,希望看到阿誌哥哥提到過的鮫人。那樣的時光美得渾不著意,恰到好處,隻可惜一晃就是經年。
火器坊的門口逐漸變得熱鬧起來,一排排的女軍雄赳赳氣昂昂地進入了火器坊,那裏麵有孟小魚帶過的不少學生,有人會做投石機,有人會做攻城車,有人會做手榴彈。
孟小魚跳上馬,摸了摸馬背上的包裹,那裏麵裝的其實不是煙花筒,是她改良過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的最大的優點是體積小,威力大。
她早早地將這些手榴彈埋在沙灘上,本來希望用不上它們。隻要女王信守承諾放她離開,她就不會用它們。
她騎著馬沿著火器坊迅速跑了一圈,一路上時不時地對著她早已設定的幾個點投擲手榴彈。那些點包括火.藥庫、手榴彈倉庫、攻城車和投石車的存放點……她這些日子訓練自己扔了不少鐵餅,故而她此刻每顆手榴彈都扔得正對地方。
每一次的轟炸聲都會帶起一片衝天的火光,慘叫聲和驚呼聲不絕於耳,火器坊瞬間淹沒在火海當中。
她看著熊熊燃燒的大火,不由得熱淚盈眶。
這一片火光就當是她對女王言而無信的懲罰;信鴿、報紙和她留下的技術就當是她給她救治殷施瘟疫的回報。
女王以為有了手榴彈便能自保,卻不知孟小魚在這段時間裏利用她的兵和她的火.藥,已經大約知道如何製作出大炮。
人無信不立,國不信不強。更何況,從古至今哪個國家能靠著他國的技術而強大?國與人一樣,定要自強不息方能不挨打。如若女王能因此而得到這一教訓,那便算是她孟小魚送她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