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的人相當上道,當即表示,可以讓公主挑選些人供以驅使,甚至還貼心的送上一些武功高強的人當做侍衛。元翌表示,這波血賺。
一晃大半年過去了,元翌已經扶植起一股勢力,悄無聲息的滲透進各大府邸,車夫,跑腿,打雜,夥夫,書童,丫鬟,婆子,侍妾……他們占居著這些微不足道的位置,有讓向上爬,有人犯錯被逐,但是不可否認,他們都在起著或大或小的作用。
這日,元翌正在跟著宮裏琴師學曲,皇帝突然駕到。
“玉兒在學琴?學的怎麼樣了?可否讓父皇一飽耳福。”
“兒臣才剛剛跟先生學曲,還不能完整彈奏,怕父皇笑話。”元翌別過臉,微帶羞色,做小女兒嬌態,卻恰好從這個角度看見皇帝的手握了握。
“陛下,公主過謙,公主聰慧機敏,僅聽一遍已經能流暢奏曲,天賦驚人。”琴師說道。
“哦還有這事,玉兒快快彈奏一曲與父皇聽聽。”
“兒臣獻醜。”
手指白皙細長,輕輕撥弄琴弦,悅耳的曲調便傾瀉而出,時而婉轉清脆,如澗中潺水,時而洶湧澎湃,似有鍾鼓聲聲,蕩氣回腸,雲起雪飛,令人癡醉。
曲畢,元翌起身行禮,娉娉嫋嫋,裙衫搖曳,已經中年的皇帝,仿佛又看見年輕的宸妃,還有當年的自己。宸妃剛入宮時不可謂不冠絕後宮,一顰一笑,傾國傾城,世間絕色,把後宮佳麗無數硬生生襯托成庸脂俗粉,迷的皇帝再沒有看別的妃嬪一眼。莫說宸妃一笑,花盡綻放,宸妃一哭,天色都要暗淡,帝王的心都要碎了,宸妃去後半年,皇帝都不思茶飯,眼裏容不下她人。
今日見愛女彈琴,越發肖似宸妃,氣質容貌,都有其母神韻,這個世上能和宸妃一比的估計也隻有宸妃的親生女兒了吧?
元翌看著皇帝眼神放空,猜想他可能想起些往事,看著看著,元翌感覺皇帝身上的某種氣息黯淡了一息,她不覺得自己看錯,但是又無法形容是什麼在那一瞬發生了變化。
直到就寢前,元翌望著天空夜色,忽然琢磨出是什麼,是龍氣。天上紫微星光芒微弱,說明帝王有隕落之兆,但如今皇帝身體康健,雖然沉迷女色,但是還沒有到荒淫無度的地步,結合皇帝是在回想的時候發生變化,元翌覺得其中必然有陰謀。
之前讓人追查宮女書妍,查到皇帝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之後卻被降罪賜死,據說是犯了錯,惹惱了得寵的妃子,真有那麼巧合的事嗎?皇帝身邊的人還會那麼沒有眼力勁?太監死後,宮女書妍也被人調離,元翌暗箱操作把宮女放出宮後抓來審問,竟是完全不知,沒有一絲印象,據她所說,如果真的皇帝身邊的人熟知,自然隻會讓自己爬上龍床。事情越來越撲朔迷離了,原本以為不過是為一個公主逆襲人生,改變她的命運,卻不想其中暗藏驚天秘密。
春去冬來,年複一年,元翌發覺隨著自己的長大,皇帝的眼神越發異樣,好像含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元翌有點心驚,看來天很快就要變了。
十二歲滿,元翌也頗有收獲,發現不少皇帝身邊的人做著奇怪的舉動,事後又完全不知情,她一麵默默處理掉,一麵試圖找出其中關聯,另一方麵時常請出宮門,減少與皇帝見麵,並不全是呆在侯府,有時不過是兩頭騙,自己則去悄悄處理勢力糾葛,意圖擴大掌握範圍,更加深入滲透各個權利階層。效果還是喜人的,至少白玉台之難就被無聲無息化解,雖然皇帝偏心偏寵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她磕著碰著,周圍的人都要被降罪,甚至於皇子嫉妒挑釁於她,轉眼就被冷落斥責,境遇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