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屬下等還未**其中,這人便舉火*,裏麵澆有火油,屬下想要救火也不成。他們早下了套子等著屬下。"黑衣人頓首。"若是能撬開其人的嘴,令其反證,我們還有機會。"
雲明神色緩了緩,"此事*給你了,務必令其開口,拿到供詞。"
第二*,華報刊登了黑翼盟的供詞,還有一封威揚鏢局少東家胡東的公開函,再次揭開一個震驚朝野的秘密,雲明早與突厥人勾結,威揚鏢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一個突厥王族運進京城,威揚鏢局被滅門。加上昨夜那一場大火,百姓的怒火再次被點燃。
睿親王府的密室裏,劉世傑掃了一眼在座的眾人,拍著桌子吼道:"昨夜的大火是怎麼回事?我說過,我們行事要堂堂正正。太子不會傻到這時候殺人放火吧?"
有一人站起來,小聲道:"昨*撤出西郊作坊時,我聽得王朝陽說過一句,當有人再添一把火,還說什麼若死一人而能救天下,大丈夫所當為。"
"蠢貨,他既然沒死成,定然是落到太子手中。但願他能熬過刑,真有讀書人的脊梁。"劉世傑沉聲道:"諸位同窗,諸位好友,在事情未明了之前,請諸位不要離開此地,生死隻在一線間。我去查一下王朝陽的生死。"
劉世傑一身孝服從正門出了睿親王府,向外麵的世子深躬一禮,然後*下孝服,上了一輛馬車,直奔刑部。看到父親劉林生時,他那煩躁的心才安定了下來。
劉林生聽完他所說的,"恐怕你必定要失望了,王朝陽不可能熬過刑法。你且等著他的反戈一擊。我這裏有些證據,可以證明雲明拋出的那幾個貪官本就是他的棄子。至少可以將他的聲望壓到最低點。"
果然,王朝陽聲淚俱下的控訴,說華報如何脅迫他*以求嫁禍給太子殿下,讓京城的人們有些辯不**偽。而之後雲明的反擊更為淩厲。聲稱雲風受李驍軍脅迫,在他們大敗突厥之後,意圖裂土分疆稱王。"今上以仁孝治天下,深得民心,人人得以安居樂業,焉有人從賊乎?戰亂一起,百姓亡苦。天下獨李氏得利焉!"
雲風看到這則告百姓書。冷笑再冷笑,"我們還沒起兵,他雲明就盼著我們起兵。如此一來,他又可以以他太子之正統,將我們打入逆臣賊子之列。"
李驍軍笑道:"我原本還有些猶豫,若是起兵。就會讓世人以為,讓皇上以為。我李驍軍有了不臣之心。如今看來,太子殿下已等不及替我做了決定。那就如他所願。"
"清君側,以這個名義如何?"樓池月還是當*軍師模樣打扮,"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淒淒。起兵隻為清除君**邊的小人。"
"好,清君側,氣死他最好不過。"雲風比任何人都恨。
衛中行沉吟片刻。問道:"麻山關需留人,由誰帶兵入關?"
李驍軍長身而起。抱拳拱手,"王爺,臣請留守麻山關,臣老了,正好在草原上跑跑馬。"
"大都督是不想留下話柄,也不想與父皇對戰陣前吧。"雲風點點頭,當機立斷,"那就請李叔為我守好後路,守好糧倉。"
然後雲風看向衛中行,出語坦然,"請衛將軍與本王同行,本王不知兵事,當有大將坐鎮才能不亂方寸。"
衛中行看了一眼樓池月,見她微微一笑,方才應聲道:"末將願往。"在衛中行想來,有樓池月坐鎮足矣,而樓池月在雲風心中的份量,他衛中行自然知道。所以他很在意樓池月的想法。
樓池月笑道:"世人皆為利往,但李將軍和衛將軍均堅持軍人之本心,有俠士風範,他*樓池月若有閑暇讀書時,必為兩位將軍作傳。"
兩人眉眼皆動,人活一世,若能青史留名,又有誰能無動於衷呢?之前或許不知道,如今,樓池月的詩選評注已傳遍天下,算是名動四方。
等兩位將軍離開,雲風走下主位,一把拉住樓池月的胳膊,嬉皮笑臉地湊到她眼前,"池月,給我寫一個傳記唄,你看我英明睿智,風流俊逸,舉世無雙的好男兒,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