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微笑頜首,說道:“他們所教授的,也未必合宜。本帥會仔細看過,去蕪存精,使海軍能始終保持優勢。”
“還有火炮,也要進行改進,使之更適應海戰。”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如果孫元化那邊有問題,就全靠兵工廠打造。”
紅夷大炮的鑄造,在大連的兵工廠已經掌握,隻是對於平遼的用處不大,一直在加班加點製造迫擊炮、火箭,以及相關彈藥。
而在目前的海戰理論中,還有有著偏差。或者說,是對於火炮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透徹。
前膛火炮,不僅裝填慢,精準度也不高。
可西夷卻還在追求更遠的射程,更大的炮彈威力,以至於火炮越造越重,艦船的載炮數量也不得不縮減。
要知道,真正的海戰打起來,相隔數裏的炮轟,基本上靠運氣,命中率極低。給戰艦造成巨大損傷的,大多是在兩三百米內的轟擊。
所以,郭大靖要把紅夷大炮進行改造,縮短炮管,加大口徑,使炮彈威力大增,而火炮的重量卻還能降低。
在兩三百米的近距炮擊中,一枚巨大炮彈的命中,便幾乎能夠重創敵艦。
海戰的戰術,也將以戰列線為主,充分發揮側弦火炮的威力,而盡量摒棄已經落伍的靠船跳幫。
除了火炮和戰術的改進,大量的火箭也將裝備海軍,成為另一套犀利的海戰武器。
張燾並不是很明白郭大靖的想法,他隻管聽令而行,以後能帶著威武的艦隊縱橫無敵,就是他的夢想。
“郭帥,要完成這個五年計劃,要投入的資金可是相當巨大。”張燾有些擔心地看著郭大靖,“差不多要幾百萬銀子吧?”
郭大靖擺了擺手,說道:“這個你不用管,錢的問題我來解決。”
就算自家生意是暴利,要支撐五年擴艦的計劃,對郭大靖來說,也有些吃力。
但他還有辦法,那就是海貿獲利。通過林家從江南拿貨,再走遼東與朝鮮、倭國貿易,避開鄭家的壟斷。
憑借與倭國幕府禦用商人的關係,郭大靖其實一直在與倭國做生意,隻不過規模不大。
戰爭結束了,終於能騰出手賺錢,郭大靖在這方麵,可不怕任何人。
而且,玻璃製品的種類要增多,瓷器作坊也要擴大生產,不僅有海貿,還有與蒙古人的馬市,都將是銷售的市場。
即便資金不足,導致五年計劃不能完成,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再往後延幾年唄!
張燾苦笑了一下,知道遼東重建恢複需要大筆的資金,海軍的發展隻能靠郭大靖的籌措。
雖然郭大靖長袖善舞,可這巨量的資金,張燾依然感覺到壓力重重。
要知道,海軍可是個吞金獸。不僅是添艦造炮,還有出海訓練等花費。
不在大海中馳騁,操船技術如何能成熟?不打出幾十上百炮,炮兵的技術如何能提高?
但郭大靖已經作出了承諾,他再懷疑,就顯得小瞧郭帥了。何況,他既然沒有辦法搞錢,還是少說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