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之後,大巴抵達了西雅圖。
跟上半年來的時候一樣,外麵又是細雨連綿。
馬龍欣賞了會雨景,收回目光看向了球隊給的有關超音速隊的報告。
超音速隊不是今年自由市場的寵兒。
雖說球市很不錯,但因為沒什麼好的籌碼,總經理人脈關係也一般,進行的補強交易有點不溫不火的意思,沒有一個有名氣的大牌球星。
要麼是簽下自由球員,要麼就是一些場均5分的飲水機戰神。
主體構架還是加裏佩頓和肖恩坎普的雙子星,主教練也是喬治·卡爾。
可以說跟上賽季基本一樣。
“也有不一樣的。”
馬龍看著最新情報,摸了摸下巴:“肖恩坎普和喬治·卡爾有矛盾......意料之中。”
勝利可以掩飾一切。
沒有了勝利,那麼一些隱藏的問題也會暴露出來。
而且肖恩坎普本性懶散,跟粗暴、嚴苛的喬治·卡爾有矛盾太正常了。
原來曆史上,這賽季的超音速隊比上賽季有一些下滑,隻有57勝。
從西部第一下滑到了西部前三。
季後賽更是在第二輪就被火箭隊給3比4淘汰。
哪怕多了一個巴克利,超音速隊戰術和陣容都是克製火箭隊的,這都打不過火箭隊,也可以看出來超音速隊內的問題了。
而96~97年賽季打完之後的第二年,肖恩坎普就被超音速隊給交易掉。
然後就是雨人快速隕落,再沒有超巨大前、暴力大前鋒掌門人的風采......
“沒什麼補強,核心和主教練還有矛盾......穩了!”
“對超音速隊和加裏佩頓個人來說是遺憾,但對開拓者隊來說就是好消息了。”
馬龍打了一個響指。
不過該準備還是得準備。
一切都已經不同了,喬丹都去了紐約,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馬龍可不想要翻車。
進入酒店休息了一會,球隊展開了戰前會議和輕量的戰術訓練。
翌日晚上,開拓者隊客場挑戰超音速隊。
比賽開始之後,全程節奏都被開拓者隊牢牢掌控。
超音速隊的前場衝擊力很強。
哪怕有矛盾但沒有徹底激化,依舊是NBA頂級的前場組合。
但跟開拓者隊比起來就差得太遠了。
馬龍和巴克利磨合極快,已經產生了化學反應。
馬龍給巴克利牽製出很好的單打環境。
巴克利強力的單打也分擔了馬龍的壓力。
超音速隊不是沒有頭鐵,想要利用內線的移動速度進行,快速夾擊馬龍。
但很快就會被馬龍的出球給懲罰。
首節打完,開拓者隊就建立了領先優勢。
搞的喬治卡爾很鬱悶。
馬龍的傳球能力遠不如奧拉朱旺。
他們能防的奧拉朱旺內外線切斷聯係。
但偏偏就是做不到讓傳球不如大夢的馬龍孤立。
原因嘛......喬治卡爾也清楚。
超過奧拉朱旺20厘米的高度(算上臂展)是一切的原因。
籃球核心就是身高。
馬龍的身高,放在遊戲裏麵,那就是神級被動。
能全方麵讓馬龍的屬性獲得提升。
攻擊+100%、攻擊距離+100、攻擊速度+100%的那種。
也因此,隻是合格水準的出球能力,卻讓超音速隊無法限製。
以前不是沒有其他身高超過220cm的大中鋒。
他們也不是沒辦法應付,因為對抗性不強,被強對抗一下就會動作變向。
但馬龍不同。
跟其他大中鋒,比如身高229cm的大竹竿肖恩·布拉德利比起來,馬龍的力量要強太多了。
能硬抗奧尼爾,NBA也沒多少中鋒能做到。
要隻這樣那還好。
喬治卡爾缺少急智,不是那種非常擅長臨場調整的教練。
因為這一點,上賽季季後賽輸給了開拓者隊。
夏天的時候,喬治卡爾有琢磨過應對方法。
用更快的速度去針對馬龍的靈活性和高重心缺點,應該能有一點作用。
可喬治卡爾沒有想到,一個夏天過去,馬龍又進化了,靈活性居然提升明顯!
起碼要比奧尼爾那胖子強多了。
力量、高度、靈活......
雖然技巧有欠缺,但這完美的硬件條件,讓技巧成為了浮雲,也讓他夏天想出來的策略無效。
沒辦法應對,喬治卡爾隻能硬著頭皮做一些調整。
可第二節開始之後,開拓者隊組成了馬龍+薩博尼斯的雙塔陣容,他所做的調整在雙塔麵前不堪一擊。
加裏佩頓已經很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