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口念著橫渠四句,字字鬥大如畝,落地有聲,晉升了半聖之境。
程顥、程頤、邵雍等人也相繼突破了虛聖境界,相當於初入六階的境界。
曹植誦詠著自己的得意之作,如《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等。
這些文章字字珠璣,大放光明,文氣璀璨。
所有文道修士都從那詩作之中聞到了一股幽香。
這香氣不是鼻子裏聞到的,而是來自於靈魂層麵,令人飄飄欲仙。
曹植也不斷吸納著天地才氣入體,氣勢不斷攀升。
不多時就達到了亞聖之境。
陶淵明在地上鋪下白紙,書寫著《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飲酒二十首》等代表作。
每一張紙都變得重如山嶽,頃刻間化作傳世名篇。
光是這些寫滿詩文的紙張,都變成了一件件的文道至寶。
陶淵明也一舉晉入了半聖境界。
李白縱酒狂歌,筆走龍蛇,一篇篇傳世名作不斷地誕生。
天地才氣籠罩他的全身,化作一道衝天而起的巨大煙柱,令人矚目無比。
他每寫下一句詩,那才氣就更盛一分,修為境界也更增強一分。
當他停筆的時候,立刻氣動山河,整個人晉升到了亞聖境界。
杜甫這邊與李白交相輝映。
詩作衍生了靈性,化作一幕幕故事。
讓人仿佛進入了一個活生生的世界,感受著詩人的喜怒哀樂,體會著他的心境與抱負。
杜甫的才氣增長速度不如李白快,但是勝在持久,一直源源不斷。
到最後,也一樣晉升到了亞聖境界。
而韓愈、柳宗元、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關漢卿、唐伯虎等人的才氣又各有高低不同。
不過都是天才俊傑,比擬當世頂尖強者。
最低也都達到了大儒境界。
高的如蘇軾更是達到了半聖巔峰,不久的將來晉升亞聖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這些人的詩賦文章更是包羅萬象,極大地開辟了戰詩詞的種類。
每一篇文章詩詞都是可以鎮國的文道至寶。
隨著這數百人的突破,天地元氣都被抽幹,恐怕要許久才能恢複過來。
就連那溝通了天道本源,用以轉換才氣的文曲星都變得縮小了一圈!
人族聖地曲阜書院前來的半聖、大儒都驚訝地站在一旁觀看著,如在夢中。
景國太後與皇帝,左相柳山,右相薑山河,以及文武百官也默默矗立著,不敢過來打擾。
其餘各國的翰林大儒們都紛紛趕來了,遠遠地觀望著。
人群圍得烏央央的一片。
“文道盛世啊!文道盛世啊!”
薑山河激動得把胡子都扯掉了一撮,興奮得渾身顫抖。
其他大多數人也是一樣充滿了激動,難以自已。
這個世界人族與蠻族、妖族並列。
尤其是妖族勢力極大,又與人族有著血海深仇。
人族時刻麵臨著生存的考驗。
因此突然出現了這麼多的絕頂強者,他們當然高興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