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平輿城頭,卻是另外一番場景,除了那數以千計的屍體,大部分黃巾軍都有些茫然的站在那裏,看著一個方向,就是那個黃巾軍首領被馬寧擊殺的地方。
那個被殺死的大帥,正是汝南黃巾軍的渠帥大頭領彭脫,他本來是想親自上陣,拚命組織反擊,將漢軍趕下城頭的,卻被馬寧用斷矛擊殺當場。
當攻城的漢軍完全撤退之後,城上的黃巾軍更是不知所措了,互相大眼瞪小眼的瞅著,主帥陣亡,這種突發事件讓所有人都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一個胸口纏著滲血的白布的大漢,站了出來,“兄弟們,既然彭脫渠帥死了,那咱們就應該跟著波才渠帥繼續幹,太平道的大旗不能倒,義軍不能散!”
波才雖然有這個想法,但是不方便自己說出來嘛,這裏都是彭脫的部下,自己的人太少了,難得有人替他說了出來,他自然是開心的很。
這個受傷的大漢正是彭脫的心腹愛將裴元紹,之前他帶人去試探漢軍實力,被董卓射傷,沒想到他的身體素質真好,這才一天就恢複行動能力了。
“裴將軍說的對,大家都是太平道的義軍,為的都是推翻這個昏庸無道的朝廷,誰當渠帥都一樣,既然彭脫渠帥不在了,那理應由波才渠帥繼續統領我們,為彭脫渠帥報仇!”
裴元紹一開口,立刻就有其他的汝南黃巾軍首領響應,頭領們都同意了,下麵的那些普通兵士哪裏有什麼不同意見,也都跟著嚷嚷,希望波才接管他們。
波才當然是心花怒放,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落難而來,竟然憑空得了這幾十萬人馬,看來自己的運氣真是不錯。
波才假裝推辭了幾下,在自己的部下和裴元紹等人的反複勸進下,終於站出來表態,一定帶領大家和官軍戰鬥到底,替彭脫報仇,從此正式接掌了汝南黃巾軍的帥位。
漢軍的大帳之中,皇甫嵩、朱儁、傅燮、孫堅、曹操、董卓等人一個個愁眉不展,今日攻城,大漢北軍損兵折將也未能拿下平輿城,沒想到這些黃巾叛軍抵抗的倒是頗為激烈。
“兩位大人,我們如果繼續這樣強攻,恐怕會傷亡過大,叛軍本來就占據人數優勢,他們可不會懼怕這種消耗戰,而且平輿城是汝南郡的郡治,據說城中存糧甚多,足夠他們堅守幾月所需。”
孫堅心直口快,率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覺得皇甫嵩和朱儁還是有些輕敵,沒看起黃巾軍的戰鬥力。
“文台所說甚是,兩位大人,對付這些叛軍,我們還應智取,不可強攻,大漢的精銳可都在這裏了,除了潁川、汝南的叛軍,還有其他各州的叛軍等著我們去剿滅呢,萬不可在這裏折損太多。”
傅燮老成持重,他和皇甫嵩的行事作風非常相像,他很讚同孫堅的觀點,大漢最精銳的軍隊可都在這裏了,要是傷亡太大,會動搖江山社稷的。
皇甫嵩本就喜歡穩紮穩打,他也覺得自己這次攻城有些魯莽了,正自後悔呢,聽孫堅和傅燮這麼說,也點頭讚同,“南容和文台說的有理,我們還是應該智取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