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和秦頡都從馬上跳下來,快步走上前來,仔細看了一樣黃忠手中的人頭,不過他倆其實也都沒有見過張曼成,但是想來黃忠不可能說假話。
“漢升好本領啊,這一次可是立下大功了,還請中郎將大人為漢升請功,授他一個實職。”秦頡把黃忠當做了自己的親信部下,替黃忠向朱儁請功。
“秦太守所言甚是,放心,這個功勞我定會如實稟告陛下,至於具體的實缺,秦太守盡管安排就是,我都準了。”
朱儁也非常高興,自己剛到南陽,就斬殺了賊寇首領,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上表報捷,難道會說是黃忠殺死的張曼成嗎?笑話,當然是他朱儁斬殺的賊酋,至於賞黃忠一官半職,還不是輕輕鬆鬆一句話的事。
一夜激戰,張曼成帶領的五萬黃巾軍主力偷襲新野不成,反被漢軍埋伏,幾乎全軍覆沒,主將張曼成被漢軍的小將黃忠斬殺,不過其餘那些頭領倒是大多數脫逃成功。
趙弘、韓忠、孫夏等人都順利的逃回了宛城,他們也得到了張曼成被埋伏在白河邊的漢軍斬殺的消息,有些群龍無首的感覺,還是裴元紹提議,他們這些首領趕緊推選一人來接替張曼成的渠帥之位,畢竟宛城之中還有二十萬黃巾軍呢。
這個推選倒不複雜,韓忠無意出來爭這個渠帥之位,而趙弘和孫夏關係最好,孫夏推舉趙弘來接任渠帥,裴元紹、黃邵等人都是外人,自然不會跟趙弘爭奪帥位,所以趙弘就順理成章的接任南陽黃巾軍的渠帥。
這一次,趙弘吸取了張曼成的教訓,無論城外的漢軍如何罵陣,他都堅守不出,並且成功識破了漢軍的夜襲,漢軍損失了上千兵馬,也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既然南陽黃巾軍死守不出,在外麵圍城的漢軍隻能強行攻城,可是從六月打到八月,前後攻城七八次,都始終無法突破宛城的防禦,白白折損了許多人馬。
朱儁在宛城這裏遲遲無法取得突破,自然有那宵小之輩趁機在漢靈帝跟前進讒言,詆毀朱儁,說是其居功自傲,不思進取。
漢靈帝也迫切希望盡快剿滅這些近在咫尺的南陽叛逆,對於更換朱儁的提議不免心動,他召集了幾個最重要的大臣商議此事。
看到諸位大臣都沉默不語,司空張溫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勸阻漢靈帝,他知道其他人都是懾於十常侍的淫威,這個更換朱儁的提議正是十常侍之首的張讓提出的。
“陛下,臨陣換將萬萬不可,兵家大忌啊。當年秦國重用大將白起,燕國任用樂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收獲成功的,都是曠日持久,到最後才成功的打敗了敵人。”
“朱儁大人征討潁川和汝南的黃巾賊已經卓有成效,建立了足夠的功勳,現在又率部南征南陽黃巾賊,這是我們事先就計劃好的事情,我們應該給他時間,讓他成功剿賊。”
漢靈帝其實也是心下猶豫的,他也知道當今朝中論領兵才能,朱儁都是數一數二的,之前朱儁已經剿滅了潁川、汝南兩郡幾十萬黃巾賊寇,自己確實是有些心急了。
於是,漢靈帝重新給朱儁下了聖旨,要求他盡快消滅南陽黃巾賊寇,早日北上,幫助皇甫嵩剿滅聲勢最大,實力最強的冀州黃巾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