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股叛軍隨即合兵一處,王國親自率領整合以後的叛軍進攻涼州最富庶,人口最多的漢陽郡,大軍直擊郡治冀縣。
馬騰與傅燮有舊,雖然百般不願,可是王國和韓遂的大軍將馬騰的幾千部眾裹挾其中,一起上路。
大軍還沒到冀縣,龐德就帶著馬騰的家眷回到了軍中,馬騰的妻子和幾個孩子都平安無事,這讓馬騰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龐德向馬騰彙報,其實他回到冀縣,接上嫂子和幾個侄兒以後,還沒等出城,就被漢陽郡的漢軍包圍了,不過漢軍並沒有動手。
傅燮親自出麵,他痛斥了馬騰的糊塗,說馬騰是誤入歧途,希望馬騰能早日幡然悔悟,傅燮沒有為難龐德,他放龐德和馬騰的家眷出城。
馬騰聽了,也是眼眶發紅,這個傅燮大人真是重情重義之人,他放自己的家眷走,可是擔了天大的風險的,畢竟馬騰已經是叛軍首領了,是朝廷的欽犯。
叛軍勢眾,很快就圍了冀縣,王國、韓遂等人也都知道傅燮其人,都十分的敬重他,不想與傅燮生死決戰,他們紛紛寫書信或派人去勸降傅燮,讓他開城歸降,都被傅燮嚴詞拒絕。
甚至叛軍之中有數千南匈奴人,他們的部落昔日受過傅燮的幫助,他們感念傅燮的恩情,不顧軍令,願意保護傅燮離開冀縣,去他想去的地方。
傅燮的兒子傅幹,此時才十三歲,他也跟隨傅燮留在冀縣之中,他知道父親性格剛烈,一直都仰慕古人的高風亮節,恐怕不會接納別人勸降的建議。
他親自去勸說傅燮,“如今的皇帝昏庸無能,朝堂之上宦官外戚掌權,他們都容不下你,你昔日立下的戰功都不能給你帶來封侯的獎賞。”
“如今的涼州,大勢已去,被叛軍控製是早晚之事,朝廷的大軍不知道何時才會出現,我們根本就抵擋不了,不如接納匈奴人的建議,咱們先返回家鄉,再招募勇士,等形勢變化,我們再出來拯救天下,不好嗎?”
傅幹的話還未說完,傅燮便歎氣,打斷了他:“兒啊,你可知我今天必須死在這裏嗎?正所謂‘聖達節,次守節’,商紂這樣殘暴的君王,都有伯夷為他絕食而死,孔子都稱讚伯夷是賢人。”
“如今的朝廷還沒有達到商紂王那樣殘暴,我的品德難道能超過伯夷?我拿著朝廷的俸祿又怎麼能不替朝廷分憂?我雖然做不到聖人的地步,但是為國為君守節,我還是能做到的。”
“兒子,你有與你年齡不符的智慧,你還年輕,你不應該死在這裏,你回到故鄉去吧,馬寧和臧霸兩位叔叔會照顧你的,也許你可以看到那個美好的明天,替我好好的活著。”
周圍的人都流下了眼淚,他們被傅燮崇高的氣節所感動,最終,叛軍放傅燮的兒子離開,他們還不死心,又派酒泉太守黃衍去勸說傅燮,結果被傅燮罵了個狗血淋頭,差一點就把他斬首示眾了。
馬騰有心去勸說傅燮,可是聽說傅燮如此立場堅定,自己也心中有愧,不敢麵對傅燮。
最終,傅燮還是選擇了堅守冀縣,守護自己的臣子氣節,他帶領和他一樣決心為大漢而死的官員和兵士們出城與叛軍血戰,直至全部陣亡,無人投降,他們的壯烈也感動了叛軍,韓遂下令破城之後,絕對不許奸淫擄掠,違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