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聽說袁紹棄官逃跑,勃然大怒,意欲下令通緝。還是軍師李儒出來阻攔,“這個袁紹畢竟還是年輕氣盛,不識大體,說完氣話就害怕逃跑。如果我們通緝他,逼得太急,必會激起事變。”
“主公不要忘了,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紹此人又最喜豪傑任俠,結交三教九流,頗有孟嚐之風。如果他被逼急了,在冀州拉起隊伍,召集四方豪傑,恐怕天下群雄望風而起者眾多。”
“如此一來,一個袁紹帶來的災禍恐怕還要大於黃巾之亂,真到了那個時候,關東地區恐怕就不是主公你能控製的了的。”
“我覺得咱們不如赦免他,並且給他一個郡守當當。這樣也顯得主公你的胸懷寬廣,甚至像鮑信、王匡等人,你都可以給一個郡守,來收買人心。”
董卓對自己的軍師李儒所說還是比較信賴的,便遵照李儒的意思,封袁紹為勃海郡太守,王匡為河內郡太守,鮑信為濟北國相。
隨後董卓將袁紹棄官逃跑之事和廢立皇帝之事一起告知了太傅袁隗,並且告訴袁隗,自己並不追究袁紹的責任,反而任命袁紹為太守,袁隗很默契的對廢立皇帝一事表態同意。
一八九年十月三十日,司空董卓終於在朝會之上提出了廢立皇帝之事,並且出言恫嚇,膽敢反對者立即處死。
滿朝文武或是袁隗一黨,知道大勢已定,或者早已被董卓收買,站到了董卓一邊,剩下的也都膽小怕事,被董卓的恫嚇嚇壞了。
隻有尚書令盧植站出來反對,而在黃巾之亂的時候,董卓也曾是盧植的部下,他又不敢真的殺死盧植,隻能宣布散會。
不過,暗地裏,董卓還是不肯放過盧植,他派自己的女婿牛輔帶人去刺殺盧植,關鍵時刻,一直潛伏在雒陽的李肅帶著自己的手下及時出手,打傷了牛輔,救下了盧植。
賈詡十分重視在雒陽的情報工作,李肅就做為負責之人一直駐紮在雒陽,並且調集和訓練了不少有一技之長的人員,搜集情報,也從事暗殺和營救之類的活動。
盧植是馬寧親自製定的重點保護人員,除了盧植還有幾個朝廷大臣,所以當盧植在朝堂之上當麵頂撞了董卓,李肅就已經提高警惕了,最後,董卓果然派人來刺殺盧植,這才及時營救。
聽說李肅是馬寧的手下,盧植不禁一陣唏噓,想當初自己還是征剿黃巾軍的統帥之時,馬寧隻是一個小小的下級軍官,今天卻已經是一方諸侯,還在關鍵之時出手相救。
盧植對李肅千恩萬謝,他知道董卓不會放過自己,於是聽從李肅的建議,逃出雒陽,由李肅派人護送,前往上郡。
“多謝先生救我,如今董賊一手遮天,敢與董賊一搏之人,寥寥無幾,還請先生轉告你家將軍,多多保重自己,等待時機,我在上郡,願意為除掉董賊貢獻綿薄之力。”
李肅也對盧植實話實說,“老將軍,我們護羌軍不懼董賊,隻是如今董賊勢大,你放心,我們一定會與董賊周旋到底。”
“我們軍師說過,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董卓現在鬧得越瘋狂,那麼他離滅亡也就越近,我會盡我所能,保護大漢皇室與滿朝文武以及雒陽百姓的安全,真到那一刻,我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盧植也是明事理之人,聽完李肅所說,點點頭,“好一個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好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此去上郡,老朽會再次開館授徒,教書育人,做點真正有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