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公孫瓚還有一個最大的想法就是出名,關東聯軍的各路諸侯之中,州牧、刺史有好幾個,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各郡太守,公孫瓚絕對是資曆最淺的幾個太守之一。
別人都不敢上,自己敢和董卓軍對戰,才有可能一戰成名,至於西涼鐵騎的戰鬥力,公孫瓚還真沒像其他人那麼畏懼。
他手下的烏桓騎兵是和西涼鐵騎一樣優秀的騎兵,而他的步兵更是和護羌軍的步兵一起經曆過血腥激戰的,他從護羌軍的戰鬥中學到了不少東西,他甚至憑借結拜兄弟的關係,從護羌軍借了幾十個中下級軍官來當教官,訓練他的軍隊。
護羌軍的武器裝備也讓他眼紅,他花費重金,厚著臉皮從馬寧那裏買了不少裝備,畢竟產能有限,馬寧自己的護羌軍換裝都沒完成,哪有多少多餘的裝備給公孫瓚,都是公孫瓚死皮賴臉的求來的。
正是因此,公孫瓚終於有了和董卓軍一戰的勇氣,當曹操和鮑信亡命而逃的時候,遇到的就是帶著他那支全是白馬的親兵衛隊衝在最前的公孫瓚。
看到對麵的西涼鐵騎停止追擊,開始整理隊形,公孫瓚也下令部下停止前進,直接在一片緩坡之上排列陣型。
他讓曹操、鮑信在他的陣後休整,搜集散兵遊勇,恢複士氣,自己則親自率領部下迎了上去。
樊稠看到了對麵增援而來的這支軍隊,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比剛才那些強了不少,看這些騎兵的打扮,恐怕都是異族來的,對麵的大旗寫著公孫二字,樊稠略一思索就找到了答案。
公孫瓚,遼西郡太守,還算是小有名氣的,他帶領的騎兵,不用問,一定是烏桓騎兵,倒是有一定的戰力,不過西涼鐵騎驕縱慣了,還是沒有把公孫瓚放在眼裏。
所以,一直等公孫瓚的部下列隊完畢,樊稠才大手一揮,一萬西涼騎兵氣勢洶洶的發起了衝鋒,他們隻是排列成最簡單的騎兵錐形陣,衝向了公孫瓚軍所在的山坡。
公孫瓚朝身邊的一名將領,點點頭,“徐榮將軍,接下來,就交給你指揮了。”
原來,徐榮被公孫瓚邀請過來,擔當戰場指揮,徐榮的指揮能力,公孫瓚親眼目睹過,十分信服,這也是他點名要求馬寧派徐榮來當代表的原因之一。
徐榮沒有拒絕,早在他動身之前,馬寧和賈詡就叮囑過他,公孫瓚很有可能將指揮權交給他,他要把握機會,在公孫瓚的軍隊之中增加自己的聲望,利用已經派過去的護羌軍的教頭們,擴大馬寧在公孫瓚軍中的影響和好感。
徐榮讓公孫瓚帶領五千烏桓騎兵,在步兵方陣的兩翼待命,所有幽州步兵排成了防禦騎兵衝鋒的陣型,第一排是盾牌兵,第二排和第三排則是長矛兵,如林的長矛,從盾牌的縫隙之中直刺而出,整個幽州步兵的方陣就好像一隻刺蝟。
西涼鐵騎衝近步兵方陣八十丈的距離,幽州步兵當中的弓弩手,就按照徐榮的指令,開始齊射,如雨的箭矢傾射而下,衝鋒陣型密集的西涼騎兵紛紛落馬,他們身上隻是一層單薄的鐵甲,鋒利的箭頭一樣可以撕破它們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