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1 / 2)

十月中旬,董卓已經有些被孫堅打怕了,他想要收買孫堅,他派善於辯論和言辭的軍師李儒前去遊說孫堅,甚至意欲與孫堅聯姻,想要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孫堅的兒子。

他還許諾孫堅,可以讓孫堅開列名單,孫氏一族的子弟可擔任刺史,郡守。

孫堅卻義正言辭地拒絕了董卓的條件,他怒目以對李儒,“董卓實屬大逆不道,他顛覆皇室,廢長立幼,又火燒洛陽,害死無辜百姓不計其數,如今不誅其三族,示眾全國,我死不瞑目!”

說完,他趕走了李儒,然後下令繼續向洛陽進軍。

收到回信的董卓也不禁感慨孫堅的英雄氣概,他認為孫堅的卓爾不群,從他們在涼州共事的時候就展露出來了。

還是李儒給他出主意,董卓下詔任命劉表為荊州牧,公孫度為遼東太守,以期能以此來分化瓦解關東聯軍,最起碼也要讓他們分心不能西顧。

他又指使在長安的朝廷派出使臣持節到洛陽,加封自己為太師,地位甚至比所有的劉姓諸侯王還要高。

就在孫堅的軍隊孤軍奮戰,一個人與董卓大軍周旋的時候,遠在酸棗的關東聯軍內部卻已經開始鬧起了分裂。

盟主袁紹有了新的主意,他準備拋棄被董卓劫持到長安的獻帝,另立新君,以便於駕馭掌控,而且他想盡快擴大自己的權勢,他現在可隻有一郡之地。

選來選取,他選中了同是漢朝宗室,朝堂之中口碑極佳的幽州牧劉虞,劉虞年事已高,身體欠佳。

袁紹與袁術商議擁立劉虞的事情,其實兄弟兩人已經開始不睦,袁術篤信讖緯之術,觀漢室衰微,早已心懷異誌,不肯擁立劉虞為皇帝,於是托辭公義,反對袁紹的提議。

袁紹卻一心隻想擁立劉虞,他派人去拜見劉虞,表明他的心意,卻遭到劉虞拒絕,仍不死心,又請劉虞領尚書事,以便封拜關東諸侯,同樣被劉虞拒絕了。

既然無法走捷徑,袁紹隻好又將目光轉回到了眼前,他的勃海郡隸屬於冀州,而冀州處於中原中心地帶,人口稠密,雖然前幾年經曆了黃巾之亂,卻未傷元氣。

他第一個便惦記上了冀州牧韓馥,與自己的幕僚們商議之後,謀士荀諶認為韓馥最是膽小怕事,隻要想法恐嚇與他,再派人去說服與他,必成大事。

冀州牧韓馥本來就極為鬱悶,偌大一個冀州,卻被黑山賊占據了常山、中山之地,自己雖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可是勃海郡又在袁紹的掌握之中,自己這個冀州牧實在是名不副實。

在董卓遷都長安之後,酸棗的關東聯軍卻仍然停留在原地,不肯西進。韓馥便開始減少軍需供應,想要借此遏止袁紹的壯大。

袁紹也不滿足於一個小小的勃海郡,當韓馥的部將程煥、張郃反叛之時,袁紹趁機與他們結盟。

然後又以河間的地盤許諾於公孫瓚,邀請公孫瓚的軍隊進攻冀州韓馥,韓馥與公孫瓚的第一次交手就大敗而歸,立刻慌了手腳。

袁紹就派自己的手下高幹,荀諶去遊說韓馥,他們指出了韓馥諸多不如袁紹的地方,又威脅他,如果公孫瓚和袁紹聯手打敗了他,到時候就一定不能善了了,還不如他主動讓位於袁紹,可保全身價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