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負荊請罪(1 / 2)

李儒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他不願意再節外生枝了,不想給自己罪上加罪,希望自己這番良苦用心能夠得到賈詡的理解,給自己留條活路。

見到李儒都如此說了,西涼眾將是徹底死了再戰之心,李傕點點頭,“軍師所言極是,既然明知必敗,何苦一戰,徒增我西涼男兒的傷亡,留著大好身軀,繼續報效大漢豈不是更好,隻怕馬寧不給機會罷了。”

樊稠也同意李傕和李儒的說法,“大將軍放心,既然馬寧肯派張濟來送戰書,就是說明他願意給我們一條活路,隻是看我們自己如何取舍罷了,既然大家心意已決,還是早些付諸行動的好,也好展示一下我們的誠意。”

既然說法分量最重的三個人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是沒有異議的,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第二天,樊稠做為西涼軍的代表就前去拜見馬寧。

見到馬寧之後,樊稠表明來意,西涼軍願意放棄賭鬥,繳械投降,接受整編,希望馬寧能夠像對待張濟叔侄一樣的寬待他們,既往不咎,給他們以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一切其實在馬寧和賈詡的意料之中,賈詡寫的那封信就是為了讓李儒寬心,李儒如果都願意投降,那麼西涼軍的其他人就更不在話下,畢竟有張濟這個鮮活的例子在。

馬寧痛快的答應了樊稠的請求,接受了李傕等人聯名的降書,約定了受降的時間,雙方開始著手準備。

三日之後,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長安城的東麵有一處平原,位於渭河的南岸,叫做白鹿原。

又因為文帝的帝陵霸陵在這裏,又被稱做霸陵原,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灞水從平原中央流過,所以稱為灞陵。

護國軍的大營就建在霸陵原上,橫跨了灞水兩岸,一大早,號角聲就連綿不絕,營門大開,成千上萬的護國軍排著整齊的隊列在軍營外的平原上列陣。

馬寧帶著賈詡、馬騰、張濟等人在陣列的最前方,翹首西望,已經能夠看到遠處的滾滾煙塵,顯然是有大隊的騎兵在移動。

很快,地平線就出現了黑壓壓一大片,猶如烏雲一般的身影,是騎兵,足足五六萬西涼騎兵,鋪天蓋地而來,氣勢驚人,雖然護國軍如今也有這麼多騎兵了,可是還沒一起出現過。

董卓這幾年,很是花了大氣力和本錢,他橫征暴斂,挖墳掘墓弄來的財富,有一大半都花在西涼鐵騎的身上了,那全身的盔甲、優良的戰馬都不是輕易得來的。

西涼鐵騎的後麵,則是概略的排成了幾個方陣的西涼步兵,不過這些步兵的素質就顯而易見的遠不如騎兵,隊形鬆散,裝備雜亂不堪。

西涼軍一直前進到距離馬寧一箭之地,這才停止前進,亂糟糟了好一陣,才排列成了一個個方陣,李傕、郭汜、李儒、樊稠等人騎馬來到了隊伍前方。

“罪將李傕請求涼州牧馬寧大人接受西涼軍全體將士的投誠,我們願意歸降馬寧大人,還望大人既往不咎,給西涼軍全體將士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說罷,李傕帶頭,西涼軍眾將紛紛下馬,跪地乞降,這也是李儒安排好的路子,放低姿態,化解敵意,身後的十萬西涼軍也紛紛有樣學樣,跟著自己將領跪地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