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見馬騰要撤,哈哈大笑,“馬壽成,你想跑?沒那麼便宜,老子辛辛苦苦的設下的埋伏,能讓你說走就走?吹號角,聯係他們!”
韓遂身邊的號手立刻舉起號角,吹響了約定的訊號,三長兩短。
馬騰遠遠聽見韓遂竟然另有手段,也暗自心驚,加快撤退的速度。護國軍的連弩威力強大,兩側山崖上的羌人和叛軍不斷中箭落崖,根本就擋不住馬騰撤退的腳步。
剛到穀口,與龐德會合,就見穀外的高原之上,煙塵彌漫,馬蹄聲四起。
穀外的四麵八方都出現了大隊的騎兵,這些騎兵無論是相貌還是服飾都與漢人,羌人絕不相同。
馬騰和龐德都是在涼州邊塞廝混十幾年的人物,怎會不認識對麵的旗幟,竟然是匈奴人,敢與漢軍為敵的隻可能是北匈奴人。
他們遠在草原大漠的西麵,竟然不聲不響的穿越了西域和敦煌等大漢邊郡,出現在了涼州西部的羌人腹地,這韓遂倒是有些能耐,能夠說動匈奴人和他聯盟。
匈奴人的號角聲連綿不絕,放眼放去,黑壓壓的一大片看不到盡頭,最少也有五萬騎以上了加上韓遂、董璜和西羌聯軍的三萬人,足有馬騰軍的七八倍之多,根本不能力敵。
馬騰四下打量,一眼就看到了穀口外麵的不遠處有一座小山,山勢不高,卻是易守難攻,總比在平地上對付對方的騎兵要好得多。
便向龐德指了一下那座小山,龐德和他配合多年,立刻就明白他的意思,立刻率領部下向小山衝去。
韓遂也看出了馬騰的意圖,立即大聲下令開始進攻,阻攔馬騰等人,不能讓他們登上小山。
可是在留守穀口的那個團的接應下,馬騰和龐德還是帶著所有漢軍衝上了小山,這也跟匈奴騎兵按兵不動有關,就算是西羌人對韓遂的軍令也並不積極,他們更多是看在董璜的麵子上才參加的聯軍,而不是因為韓遂。
韓遂那個氣啊,名義上他是聯軍統帥,匈奴人也是他千辛萬苦,費盡口舌才邀約前來的,可是屬他的部下實力最弱,習慣弱肉強食的遊牧部落又怎麼會把他放在眼裏?
北匈奴之所以能夠被他說動,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北匈奴的草原下了大雪,人畜生存困難,必須出來劫掠,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馬寧的護國軍正在恢複對西域的影響,嚴重動搖了北匈奴這些年好不容易在西域經營出來的大好局麵。
所以有機會算計一下護國軍的涼州刺史和一部分主力,還有人主動帶路,順道還可以在物產豐富的漢人地區劫掠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馬騰看到如此多的敵人包圍自己,有些絕望和後悔,悔不聽麴義的勸告,孤軍深入,致使這些忠誠的部下陷入如此絕境,他更害怕麴義緊隨自己而來,也斷送掉性命。
馬騰覺得自己對不起馬寧對於自己的厚望和重托,自己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導致了今日之危局,除了麴義的步兵師,其餘援軍都遠在千裏之外,最近的安定老營,也超過千裏了,沒有幾天的時間是到不了的,自己又能堅持多久呢?
龐德看出了自己兄長的情緒不對,他趕緊鼓勵馬騰,“大哥,咱們堅守死戰,一定能等到援軍的,有飛鴿傳書,援軍很快就會到來,我們應該先做一下防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