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奔出了十多裏,果然前方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遠遠地就能看見有一股兩千人的漢軍騎兵,在敵軍陣中往來衝殺。
不過敵人實在太多了,遠遠地圍了一層又一層,卻是突不出來。
麴義下令吹響進攻號角,極有特色的護國軍進攻號角響起,包圍圈中的漢軍聽見號角聲響,立即改變方向朝號角聲響處殺來。
敵軍聽到了號角聲,這才發現了從東麵殺來的這四千騎漢軍。大多數的聯軍頭領並不在意漢軍的這點援軍。
隻有韓遂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這隻是漢軍大隊援兵的先頭部隊。韓遂悄悄地把自己的手下都集合了起來,並且偷偷摸摸地轉移到了營地的邊緣,董璜見此也照搬執行。
匈奴人在這個方向的外圍,他們派出了五千人前來阻攔麴義的隊伍,雙方接近到兩百丈的距離時,麴義的部下就紛紛下馬,他們畢竟是步兵師,更習慣地麵作戰。
因為輕裝疾進,麴義的先頭部隊裏麵並沒有多少盾牌兵,但是長矛手和弓箭手卻是數量足夠,他們排列成標準的步兵防禦陣型,長矛手在前,弓箭手在後,緩步前行。
匈奴人這一次倒是采用了他們更加喜歡的遊牧民族的遊擊戰術,他們沒有直接強攻如林的長矛方陣,而是從二三十丈外的距離掠過,用他們的弓箭射向漢軍。
漢軍則一邊緩步前進,一邊用連弩還擊,這麼近的距離,以漢軍的優良射術,匈奴騎兵如此巨大的目標,不能說百發百中,也十之八九,漢軍的連弩可是連長矛兵都裝備的。
所以匈奴人雖然有五千騎,可是漢軍的四千連弩遠比他們發射的箭矢更多,所以匈奴人根本就無法阻止漢軍前進的腳步,更何況漢軍都有優良的盔甲防護。
很快,包圍圈中的漢軍就和麴義的步兵會合到了一起,龐德這才看到自己的騎兵一師隻剩下了眼前的這兩千人,個個滿身鮮血,如同血人。
見到漢軍會合一處,匈奴人、西羌聯軍也放棄了圍攻,各自開始重新集結。
直到此時,西羌聯軍和北匈奴的各部首領們才發現,這一夜他們的損失有點大,西羌聯軍還剩下不到兩萬人,匈奴人更慘,隻剩下了五萬多人。
忽然他們發現一個問題,韓遂和董璜不見了,還有韓遂的手下也都不見了。
各部頭領紛紛痛罵韓遂這個騙子,事到如今,他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了漢軍的真正實力。
被他們包圍的馬騰軍,被十倍於己的兵力圍攻了一夜,仍有那麼多殘留下來的幸存者。
而新來的這支漢軍剛剛輕鬆地打敗了匈奴人的五千騎,看來這才是漢軍的真正實力,自己是吃不動這麼多漢軍。
一旦再有後續的援軍,恐怕就要全交待在這了,韓遂說沒有別的漢軍了,去他的吧!他的話還能信嗎?
就在他們還在猶豫的時候,東方揚起了更多的煙塵,更多的漢軍步兵趕到了,他們有的騎馬,有的坐著馬車、牛車,還有的跑步前進,他們和麴義等人會合以後,足有一萬多人。
算了吧,愛誰誰吧,這仗再打下去就完全失去了他的意義,韓遂跑了,北匈奴人也沒有了繼續南下的想法,這隻打了一個馬騰就傷亡好幾萬人,這要是打到長安,哪裏還有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