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該死的壕溝(1 / 2)

黃忠邊逃邊取出長弓,向後瞄去,見太史慈果然追來,暗自高興。

小子,你雖然本領不錯,可惜碰上爺爺我,兩軍陣前隻分生死,對不住了。想罷,回頭望月,三箭齊發。

太史慈就在黃忠射出三箭的同時,也射出了連珠三箭。兩人同時射箭,也同時發現了對方射來的三箭。

黃忠連忙用大刀撥落一箭,側身躲過第二箭,低頭躲閃第三箭時,卻是慢了一拍,被一箭射落頭盔上的紅纓。

太史慈麵對黃忠的三箭,也是狼狽的很,長槍挑落一箭,用自己慣用的手戟格擋了一箭,最後一箭則把他的頭盔射個正著,幸虧護國軍將領配備的頭盔質量遠好於普通頭盔,才保他平安。

太史慈暗自咋舌,這老黃忠,箭法不錯,氣力也真不小,換個別人恐怕就死在他手裏了。

黃忠逃歸本陣,也是陣陣後怕,這太史慈也真有兩下子,算是棋逢對手了。罷了,還是早些進攻,奪回房陵吧,以免夜長夢多,聽說賈詡可是帶著大軍到南鄭了!

黃忠看了看眼前的地勢,左側是山丘,中間是連通房陵和上庸的官道,右側是平緩一些的小山坡,如果從中路突擊,恐怕會受到兩側的夾擊。

山丘雖小,可是也有幾十丈高,重裝步兵會有些吃力,還是先從右側的小山坡下手吧!

他傳令下去,三千重裝步兵,三千長矛兵,三千弓弩手從右翼發起攻擊,剩下的人嚴陣以待。

在黃忠想來,九千人攻擊護國軍的一翼,怎麼也具有人數優勢了吧,他們總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集中到一側吧?

可惜,他的願望落空了,臧霸看到荊州軍從自己的左翼發起進攻,便將中路和右路的部分軍隊,主要是弓弩手通過壕溝隱蔽地機動到了左翼陣地上。

這個時候,這個壕溝就起到了交通壕的作用,甚至他把全師的新式武器也都轉移了過來。

這個新式武器就是可以連射的大型床弩,是馬鈞的最新發明,一次可以連射五支巨大的弩箭,護國軍步兵師的一個團就裝備了六台,全師就是三十台。

這些大型連射床弩安裝在專門打造的馬車上,這樣可以進行機動,隨時轉移陣地,再也不是那種隻能蹲守城頭的死物了。

所以當荊州軍的三千重裝步兵舉著大盾慢慢的接近到一百五十丈之時,大號的弩箭就呼嘯而至,前排的大盾首先經受了連射床弩的洗禮。

荊州的大盾質量不錯,確實堅固,如同長矛的大號弩箭,帶著巨大的慣性,竟然很少能夠一箭射穿大盾。

不過大盾能夠承受得住弩箭的撞擊,人可不行,巨大慣性還是可以將重裝步兵連人帶盾擊倒在地。

這個時候荊州軍倒是體現出來黃忠平時訓練之嚴苛,軍紀之嚴明,一個人倒下,立刻後排就會有人遞補上來。

荊州軍的重裝步兵穿的依然是板甲,新式的鏈子甲則都是長矛手和弓弩手穿著的。

四萬荊州軍隻有半數人換上了鏈子甲,畢竟鏈子甲隻適合防禦遠程攻擊,近身肉搏之時並不占優勢,製作工藝和流程比普通的甲胄要複雜不少。

正是因此,所以鏈子甲雖然早就由西域傳入中原,卻始終沒人打造裝備,不曾普及,現在也是因為護國軍的連弩威力太大,各路諸侯才想起了鏈子甲,並開始大規模裝備。

鏈子甲從頭開始防護到腿,這樣一來薄弱的脖頸也得到了了有效保護。

所以當荊州軍的長矛兵進入護國軍長弓手的拋射射程之後,以往無往不利的拋射戰術,並未能取得預想中的殺傷效果,出乎了臧霸和太史慈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