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630.,最快更新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最新章節!
不過這個事情真要做起來,還是非常繁瑣的。就隻是整頓各衛所的情況,就是一件大工程。
當然了,崇禎皇帝也根本沒有那個意思,要求一下就在全國範圍內鋪開。他首要做的事情,就隻是修京畿之地鐵礦區到京師的鐵路。因此,第一批要改編的衛所,也隻是京師周邊的衛所而已。
到了明末這個時候,衛所製度最為嚴重的問題,其實是軍田被私人侵占。或者是地方好強,或者是軍中將領。以至於當年太祖皇帝引以為豪的,說百萬軍隊不用費朝廷一分錢的情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軍中將領把本所的軍戶當牛馬一樣使喚,也是明朝中後期的一大弊端。
如此種種,導致明末各衛所的軍戶有大量逃亡現象。賬麵上一個千戶所,可能連三百人都不到。
如此一來,其實崇禎皇帝改編衛所製度的壓力,也就少了很多。至少對他來說,前期投入的銀錢就少了。
之前的時候,已經有旨意下發,要求各地衛所清屯充餉。其他地方的情況怎麼樣不知道,至少皇城根下,還是有些效果的。
崇禎皇帝著手衛所改製之後,便立刻大規模地派出兩廠一衛並兵部官吏,一個衛所一個衛所的核對情況。
各衛所的軍戶,在軍隊編製中的,全部轉為鐵道兵,編入鐵道司的名冊中。如果是老弱,則要求軍戶家中置換一個年輕力壯的。如果沒有,就從家族中抽調一個。
這個是原有衛所就是這麼做的,崇禎皇帝的這個做法,並沒有變化。
如果是以往,就會存在逃亡情況。誰也不想讓家中青壯去給那些當官的當牛做馬。
不過這一次,朝廷卻是明言:編入鐵道兵名冊的,一個月一兩軍餉,概不拖欠。如有克扣發生,可直接告禦狀。
另外,原有衛所的軍田,則分發給原有衛所軍戶。原則上每戶都有,但是家中有青壯編入鐵道兵名冊的,會多分軍田。
這些改製旨意在京畿之地的衛所先行試點,特別是京師周邊的衛所,更先一步。
如果說,改革其實是利益分配,定然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那麼這部分受損利益的人,大都是衛所軍官,比如百戶所的百戶,千戶所的千戶,再高就是都司,或者和軍田毗鄰的豪強。
如果是地方偏遠的話,這些人是肯定能掙紮一下的。但是,在這皇城根下,最大的豪強就是崇禎皇帝。誰敢對抗他,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這個改製的第二個受害者,從表麵上看就是崇禎皇帝本人了。
因為鐵道兵歸屬內宮新設的鐵道司,要每個月發軍餉的,這可是一大筆錢,以前是不用支出的。
因此,在外人看來,皇帝抗下了這次的責任。
既然皇帝都這樣過了,底下人就更是不敢鬧了。要不然,誰比得過皇帝的付出?
很多人在不甘心的同時,也是在暗地裏看著好戲的。
他們不信了,皇帝能抗下京畿之地的衛所改製鐵道兵,那能抗下全國的衛所鐵道兵麼?
還有,付出一個月的軍餉就算了,以後每個月的軍餉都要付出,你皇帝有多少錢,夠花麼?
他們相信,遲早崇禎皇帝會承受不了那麼多衛所的改製,最終讓這個衛所改製悄無聲息地就算了。
基於如此的期待之下,崇禎皇帝的這個鐵道兵改製進行地很順利。一處一處的衛所,都是高效率地整編。
當然了,這個事情說起來是輕鬆,但是也分了崇禎皇帝非常大的精力。
京營的重整,勇衛營的擴軍,兵仗局那邊的後勤供應,如今加上鐵道兵的事情,還要修築鐵路的準備,科學院的教習,軍學院的視察等等,崇禎皇帝都是親力親為,不敢有一絲馬虎。
之所以如此,他實在是怕了。就怕這個時候普遍的貪腐、中飽私囊等等問題,會在這幾個方麵出現。
………………
就在他忙著這些的時候,山西這邊,兩支軍隊會師了。
就見白杆軍馬祥麟驚喜萬分地看著眼前的探馬確認道:“我娘就在前麵了?”
雖然是問句,不過其實也是肯定的。因為他眼前的,不但是自己這支隊伍的探馬,還有秦良玉所部白杆軍的探馬。
雙方探馬遇到,就有跟著過來見馬祥麟的。
這不,馬祥麟都等不及答複,當即向身邊的人大聲交代道:“你們領軍跟上,我先走一步!”
前半句,他是向他手下交代的。而後半句,則是對身邊的傳旨太監說的。
馬祥麟都等不及分開來說,急著說完之後,就雙腿用力一夾馬腹,胯下戰馬吃疼之下,“嗖”地躥出,撒開了腳丫子,往前疾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