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之地,就是一百三十布,換算成後世的單位就是202米左右。
這個距離,算是一般弓箭的最大射程。當然,如果是那些能開硬弓的話,也可以算是有效射程。
到了這個距離,相對來說,車楯的目標大,移速慢,左右閃避的可能性就更小。因此,火炮的命中率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對於這點,建虜顯然是有經驗的。
因此,在這個時候,那些建虜便棄了車楯的掩護,開始向明軍陣營這邊發起了衝鋒。
有的是拿著盾牌,有的感覺連盾牌都不拿,隻是嗷嗷叫地跑了起來。
在他們的身後,則是建虜和蒙古族的弓箭手,哪怕在後麵的,也紛紛擁到前麵來,不求準度,隻是快速射箭,用箭雨的優勢,來覆蓋明軍這邊,壓製明軍的遠程武器,從而為衝鋒中的建虜提供掩護。
“殺啊……”
“轟轟轟……”
喊殺聲中,原本明顯有間隔的炮聲中,忽然加入了更多的炮聲。
明軍偏廂車的這一條線,更多的硝煙騰空而起,隨即被北風吹向後麵去。
這是明軍中小口徑的火炮,加入了轟擊之列。
衝鋒中的建虜,就仿佛被收割的麥子,頓時應聲而倒了一大片。
火炮的轟擊,那是有再多的盔甲都無法防的。
看到這一幕,阿巴泰的臉色鐵青,不過對此,他也還是有預期的。每次和明軍作戰,傷亡最大的,就是衝鋒的這一會,會遭受明軍的炮擊。
不過等到後麵的箭雨覆蓋過去,就會有好轉了。
幾乎在他想著時,建虜弓箭手的箭雨,便已經開始飛向明軍陣地。
弓箭的一個優勢,就是射速遠高於火槍。特別是熟練的弓箭手,比如說蒙古韃子,一口氣能射光一壺箭,絕對沒有問題的。
似乎要遮蔽陽光的箭雨,落向明軍陣地那邊去。
衝鋒中的建虜,頓時又如打了雞血一般,重新嗷嗷叫地繼續向明軍陣地發起了衝擊。
而明軍這邊,列陣在偏廂車後麵的燧發槍兵,老兵還好一些,那些新兵看著箭雨過來,心中頓時一陣絕望,不要說有號令,就算沒有,這麼密集的箭支射來,躲都沒法躲。
“低頭!”這時候,有明軍軍官大聲喊了起來。
聽到命令,明軍將士們紛紛下意識地低頭。
“叮叮叮……”
“噗噗噗……”
聲音連綿不斷地響了起來。
有弓箭射到盔甲上發出的聲音,也有弓箭射到泥土上,還有偏廂車上發出的聲音。
“咦,好像沒受傷!”不少明軍將士在愣了一會之後,忽然狂喜起來,這盔甲真得有用!
當然,也有一部分倒黴的明軍將士,在連續不斷的箭雨中有受傷,但是,大部分受傷的都非是要害部位。
“轟轟轟……”
明軍陣營這邊的火炮,哪怕在箭雨覆蓋下,依舊響了起來。
這些能響的火炮,都是佛朗機炮。因為這個是分子母銃,一個母銃配備五六個左右的子銃,而子銃是事先裝填好彈藥的。發射一次之後,隻需要從母銃中取出發射完了的子銃,再填上另外一個裝填好的子銃就成。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火炮,隻不過不是裝炮彈,而是子銃。
當然,這種佛朗機炮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子銃和母銃不可能和其他火炮一樣,在氣密性上有缺陷。質量差的話,火藥會從這些縫隙中噴射出來,從而傷到開炮的明軍將士;質量好的,倒是不會,但是射程還是有影響,打不遠的。
然而,如今對付衝鋒過來的建虜步軍,甚至騎軍都是可以的,近距離之下,裝著碎石之類散彈的,那是會打一大片的。
頓時,衝鋒中的建虜,又是倒下了一大片。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建虜,確實很強悍的。
哪怕衝鋒在前的建虜被炮轟倒地,但是,後麵的建虜卻似乎沒看見一樣,依舊在那嗷嗷叫地衝鋒。
因為他們全都知道,隻有衝過了這片死亡地帶,勝利就在眼前。
“殺啊……”
這時候的火炮,射速確實是太低了,一箭之地,全力狂奔之下,根本就開不了幾炮。
眼看著建虜越衝越近,明軍這邊,終於下令,燧發槍兵上前,伏在偏廂車上,開始向衝鋒中的建虜射擊。
“呯呯呯……”
戰場上的聲音,頓時被槍聲覆蓋,硝煙騰空而起,虧了北風呼嘯之下,立刻就被吹到軍陣後麵去了。要不然,密集的硝煙,絕對會嚴重影響視線的。
衝鋒中的建虜,冷不丁地被密集而有連綿不斷的燧發槍射擊,頓時又成片的倒下。
看到這一幕,阿巴泰都有點看傻眼了。
這是什麼情況?
為何明軍的火槍聲音還如此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