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遠在太平洋的彼岸,南美洲的海岸線上,有三艘大型福船正在乘風破浪,繼續往南航行。

在旗艦的甲板上,有一人帶著愁容,正在往海岸線方向眺望。

能到這裏的福船, 自然不用說,就是崇禎皇帝在去年派出的船隊,其實也是鄭家的船隊,領頭的這個人,就是鄭芝龍的五弟鄭芝豹了。

雖然他在出發前,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隨行的這三艘船都是適合遠航的大型福船, 並且船上水手的經驗都很豐富,甚至連一路上過來的航線, 都有從當今皇帝那裏得到詳細的信息,包括海洋中的暖流,沿線的島嶼,可以停靠補給的地方等等。

可是,他的行程,終歸還是比原本的計劃晚了幾個月。這還是運氣好,並沒有遇到颶風的情況下。

船上的食物和水,已經不太多了,雖然沿途也有和土著交換過一些。但是航程比計劃要落後好長時間,以至於路上消耗太多。

按照當今皇上提供的資料,前麵不遠應該就是那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首府,叫什麼利馬的地方。

本來的計劃,因為大明和西班牙的關係並不好,因此這裏是看看,能不能做生意,如果能的話,就停靠做生意;如果不能的話,就繼續往南航行, 一直到葡萄牙人所在巴西那邊。

但是,這麼做也有一個問題。

巴西是在南美洲的另外一邊,大西洋的西岸,需要繞過去,路程有點遠。另外一點,就是如今這個時候,正是葡萄牙和荷蘭在爭奪巴西的時候。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巴西,其實是被荷蘭占領,葡萄牙人在反攻中。當地的莊園主,大都是葡萄牙人,也在配合反抗荷蘭人。還要過好些年,這裏才會被葡萄牙人重新奪回。

而和大明的關係中,荷蘭人和大明的關係是最差的。

當然,大明和這三國的關係,主要是體現在南洋和大明沿海;至於這南美洲這邊,其實也不好說, 畢竟太過遙遠,交通不便,通訊不便, 到底是怎麼樣,難說!

不得不說,這一次的南美洲之行,確實是困難重重的。

如今,因為航程的延遲,鄭芝豹的這支船隊,必須要在利馬靠岸補給並且維修才行了。

鄭芝豹正在想著時,忽然,吊鬥上的瞭望哨驚喜地喊了起來道:“五爺,好像看到那什麼利馬了!”

鄭芝豹聞聲,立刻露出驚喜,趕緊拿起望遠鏡看去。

果然,在視線的極遠處,隱隱地,就在海岸線那邊,似乎是有建築物。

一路沿著海岸線過來,基本上看不到船,也看不到建築,如今在預定會是利馬的地方看到建築物,那自然應該是利馬無疑了。

確認了這點,鄭芝豹的腦海中,立刻便出現了之前皇上給他的那些消息。

大約一百年前,西班牙人征服了這裏。這個過程,讓他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西班牙人皮薩羅率領的隊伍,隻有一百零二名步兵和六十二名騎兵,把這裏的印加王國的國王給俘虜了。

關鍵的問題是,這印加王國可不是小國,而是多達四百多萬人口的國家。哪怕皮薩羅到達的時候,剛好是兩兄弟爭奪王位,互相廝殺的很慘,可人口基數在那擺著的啊!

歸根結底起來,鄭芝豹隻能說,那個贏了的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的腦子有屎。

對於西班牙人的到來,一點警惕都沒有,哪怕西班牙人已經來過一次,燒殺劫掠過,可還是沒有警惕。竟然隻帶著一萬人,解下武器,去和西班牙人見麵,結果被俘虜了。

說實話,鄭芝豹是很看不起這些土著印加人的。

一百多年來,這裏竟然被一小部分西班牙人給牢牢地控製著,當地人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就沒有一個太祖一樣的人物,登高一呼,驅逐韃虜?

根據皇上提供的消息,鄭芝豹自然比任何其他明人都了解這裏的情況。

西班牙人在這裏設立了總督來統治,奴役當地土著挖礦、種植等等;他們的統治方式是實施米塔製。

這種米塔製,其實是一種對當地土著,也就是印第安人的特殊徭役製度。規定印第安人每年向殖民當局提供成年男性居民總數的4 ~14%,從事強製性勞動。

主要是從事開礦,也修築道路、橋梁或在種植園作工。勞動強度極大,勞動時間每天達18—22小時,勞動者死亡率高達五分之四。

基本上可以說,隻要被選中了,那就是死亡的代名詞,和親人再無相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