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大軍中,光是禦林軍就有十萬左右。當然,這個禦林軍,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防守莫臥兒帝國都城阿拉格的,被迫投降奧朗則布,不屬於奧朗則布的心腹軍隊。
但是,不管怎麼樣,莫臥兒帝國軍隊中最精銳的軍隊,始終是屬於禦林軍這個編製。
十萬禦林軍之多,連莫臥兒帝國和波斯帝國去爭奪阿富汗坎大哈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多過。
另外地方軍隊還有二十萬,這中間當然也包括騎軍和輕步兵。
如果說,再加上征召的民夫,奧朗則布號稱百萬大軍,其實也不算太過分。從阿拉格往東的官道上,一直是密密麻麻的軍卒在行軍。
這個聲勢之大,遠超了當初達拉舒科那會。甚至可以說,這是莫臥兒帝國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把沿途的莫臥兒人都給驚呆了。
等了幾天,還是等不到隊伍的尾巴,就好像無窮無盡一樣。
“三皇子殿下這是集結了多少軍隊,明軍還有得打麼?”
“噓,你不要命了,是陛下!”
“對對對,是陛下,是陛下!陛下打仗厲害,還帶了這麼多軍隊,估計明軍都會聞風而逃吧?”
“我覺得也是,明軍要是不逃的話,肯定會死在我們莫臥兒帝國的!”
“那是當然,這麼多軍隊,就是一人一口吐沫,都能發洪水淹死明軍了!”
“這麼多軍隊都臣服陛下,其他兩個陛下怕是沒戲了!”
“……”
奧朗則布這次領軍出征所展現出來的兵力規模,順帶著嚇到了那些還在猶豫中的地方行省,想起奧朗則布之前頒布的旨意,一時之間,在奧朗則布東進的過程中,沿途甚至更遠的地方官府,都紛紛向奧朗則布表達了臣服之意。
這個時候,沒人會認為,其他兩個皇帝有和奧朗則布爭奪皇位的勝算!
這個動靜之大,消息也很快在莫臥兒帝國境內傳開,甚至還傳到波斯那邊去了。因此,南下的達拉舒科自然也是知道了。
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達拉舒科那是目瞪口呆,隨後便是失魂落魄!
他的太子身份也好,空頭支票許諾官職也罷,全都比不過拳頭。
奧朗則布的拳頭那麼硬,讓不少歸附他的地方軍頭,又紛紛改弦易張,改為去投靠奧朗則布了!
那還怎麼打?
那些已經和達拉舒科利益相關,綁定了的文官武將,也是好不到那裏去!
如今他們的情況,就算待在南方這邊也不安全,周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軍頭發聲明效忠奧朗則布了,指不定還有更多人會背叛,甚至還要防範他們拿達拉舒科當投名狀!
而明國那邊,拒絕了達拉舒科割土結盟的要求,除非是繼續南下,遠離奧朗則布,或許會好一些。
但是,一旦奧朗則布解決了來犯的明軍,就算再南下也沒有用。
怎麼辦?
坐以待斃,是沒有人會選擇的!
最終,達拉舒科的手下,有人提出了建議道:“陛下,奧朗則布那個反賊集結了所有人馬前去攻打明軍,阿拉格必然空虛,或者我們可以去偷襲阿拉格,奪回阿拉格!”
聽到這話,立刻有人反問道:“奪回來阿拉格又怎麼樣?等到奧朗則布返回的時候,如何麵對他的大軍,我們就能打贏了麼?”
聽到這話,所有人沉默了。問題的症結就一個,奧朗則布的拳頭太硬了!
不過過了一會之後,又有人提議道:“既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不如幹脆投奔波斯,從波斯借兵,如何?”
聽到這話,眾人都沉默了。
波斯和莫臥兒帝國是世仇,雙方互相攻伐,在最近幾十年來,更是爭奪坎大哈,這要是去投奔波斯,那就是投敵了啊!
然而,當初的時候,達拉舒科都試圖和明國去結盟過,此時,他怎麼可能會顧忌波斯是世仇呢!
見他的親信手下都不出聲,達拉舒科便斷然說道:“搏一搏,說不定還有平定叛亂的機會,波斯人總不可能和明國一樣有野心,大不了割讓西部那些地方給他們好了,總好過我們都死在奧朗則布這個叛徒的手中!”
眾人聽他有了決斷,同時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最終便都同意了。
…………………………
奧朗則布這邊,倒是沒想到他的大哥,原本莫臥兒帝國的太子,竟然會去投奔世仇波斯,此時的他,在領兵出征的途中,不斷得到各地軍頭的效忠,那是誌得意滿,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