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洛北玩的不是速度吉他,單論耍吉他的速度,他實在算不上快,他算是節奏吉他,也就是手指上的花樣掃弦、彈指、輪指的技巧比較出色。顧洛北左手按著和弦,右手在五根吉他弦上紛飛,一陣高低變換的音樂宛若火箭升空一般,把現場的氣氛一點一點帶上高潮,最後一個掃弦,在音響裏震出了一圈漣漪。
顧洛北朝布萊德-德爾森看了一眼,但左手卻鬆開來在空中甩了甩,琴弦摩擦太快,手指都要焦了。如果此時拿一隻香煙放到琴弦上,說不定還真有可能點燃。還好,大家的視線都轉移到了布萊德-德爾森身上,沒有注意到顧洛北的小動作。
布萊德-德爾森自然不甘落下風,他的吉他速度又快技術又好,一連串快速而刺激的樂符在琴弦之間上下飛舞,就顧洛北耳朵判斷,他的速度至少比自己快了近一倍,果然不是一個檔次的。若真要點煙,估計布萊德-德爾森的琴弦成功率會大一些。
其實顧洛北不能算是一個吉他好手,上輩子他從小學了鋼琴和繪畫,隻因為父母覺得未來可以成為一技之長,前後學了有十年以上,但因為擔心會影響高中課業而雙雙被擱置,不想繪畫還成為他高考進入建築係的優勢之一。至於吉他,是上大學以後,為了給未婚妻準備浪漫驚喜,才學了大半年而已,會的也就那麼幾首曲子和幾個簡單和弦。到了這一輩子,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百老彙,吉他是高中課餘時間學的,進入大學加入樂隊之後才係統開始練習。所以,顧洛北在吉他上輸給布萊德-德爾森,算不上稀奇事。如果讓別人知道顧洛北斷斷續續不務正業學了一點吉他,居然就有今天的水準,隻怕下巴都會脫臼了。
輸人不輸陣,即使顧洛北知道自己比不過布萊德-德爾森,但還是你來我往了兩個回合。林肯公園的貝斯手大衛-菲尼克斯-法雷爾也和吉倫-哈斯來了兩輪對決,獲勝的一樣是對方。
不過這種較量,不是為了分輸贏,更多是切磋,也是覺得同道中人遇上之後,覺得技癢罷了。前後往來了幾個回合,互相之間都有些了解了。
顧洛北看到布萊德-德爾森拋過來的眼神,這是一個合奏的信號。雖然兩個人算不上有默契,但說到音樂,還是有共同點的。於是,布萊德-德爾森放下技巧和速度,在五根琴弦上撥弄了幾下,一連串音符就流淌了出來。顧洛北也接著就彈奏了起來,兩個人雖然沒有排練過,但彈奏的旋律自然而然就契合起來,勾勒出一幅驚人的旋律畫卷。
到激動之處,顧洛北和布萊德-德爾森拿著吉他,麵對麵互飆起來,此時不是為了競技,所以兩個人的發揮都很自如,用一把吉他彈奏出動人心魄的旋律。隨後,貝斯和架子鼓也都加入了進來,最後再加上湊熱鬧的鍵盤,現場完全就成了一場音樂會。
說來奇妙,他們根本沒有彩排過,隻是憑借這音樂的共通性,就獻上了如此精彩的表演,讓人驚歎。隻是查斯特-貝寧頓和林肯公園的鼓手羅伯-巴登有些寂寞,因為舞台上架子鼓可隻有一個。
雖然現場喊的是憂鬱心境的安可,但一起出現在舞台上的憂鬱心境和林肯公園卻聯手為大家奉獻了一次如此精彩的對決,這讓台下的觀眾聚集地越來越多,估摸整條一英裏街上的觀眾都彙集過來了吧。
待演奏結束,還沒有等顧洛北等人走下去,下麵呼喊“最後”的聲音就起來了,顯然,因為憂鬱心境第一首就演唱了“最後”,隻有很少一部分人聽到了,現在人群聚集起來了,關於“最後”和“海闊天空”的口碑流傳出來了,現場呼喊安可時再次演唱“最後”的聲音自然就起來了。
顧洛北等人自然不介意了,雅各布-提波的鼓點一響,顧洛北等人就進入了狀態,為現場這一千多人再次獻上“最後”這首歌。
當安可終於結束,顧洛北走下舞台時,發現對決結束之後走下舞台的林肯公園成員們就在後麵席地而坐,並沒有離開,這個發現讓顧洛北十分開心。
昨天在現場體驗了林肯公園熱血沸騰的表演,顧洛北就覺得如果可以和這種專業級的樂隊交流交流,無論是自己還是憂鬱心境都會受益匪淺的。隻可惜昨天林肯公園是從後台走的,沒有能夠碰麵。不想,今天林肯公園不僅到了現場,還和他們在舞台上小小對決了一番,甚至還在後台等待他們,看來也有結交的想法。顧洛北自然心情好了。
顧洛北走到了林肯公園眾人的麵前,從容地指著身後的隊友介紹到,“提波,哈斯,斯特伍德。”然後點頭示意了一下自己,“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