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哈佛大學(1 / 2)

波士頓的夏天很適合避暑,就算是最熱的時候平均氣溫也不過七十二華氏度(二十二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溫度與其說是夏天,倒不如說是暖春。此時正是八月末,上午的氣溫不過六十五華氏度而已,穿一件短袖還感覺有些涼颼颼的,再加上這裏又近海,早晚風大,所以外出的時候,人們背包裏總是習慣帶上一件外套。

波士頓沿河而建,在後灣區查爾斯河的對麵,就是孕育了一百三十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劍橋市,如今全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不過七百餘名,劍橋市這一個小鎮就占據了六分之一,數字著實驚人,隻因為這裏有兩所世界最頂級的學校,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這個僅僅隻有十萬人的小鎮,與隔河相望的波士頓不同,這裏的生活節奏慢了許多,空氣中就彌漫著一種悠閑愜意的書香味,這種寧靜的小鎮氣息總是可以讓時光中最美好的部分駐足。漫步在小鎮的街道上,古老的建築、斑駁的樹影讓人有一種在曆史中穿梭的錯覺。

被公認為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麻省理工學院(MIT),絕對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驅領導,其在學術方麵的卓越成就,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更是一度超過了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著名院校,被稱為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學。

泰迪-貝爾外表看起來十分憨厚,甚至因為壯實的體格而被認為是運動神經發達、但腦袋簡單的那種人,事實上,小時候愛打架的性格也的確是讓凱瑟琳-貝爾十分頭疼。不過在學習上,泰迪-貝爾的表現也十分出色,不僅從小就是拿學校獎學金上課的,而且在十八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最後泰迪-貝爾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成為該校最著名的學院之一斯隆管理學院之下管理係的一名學生。同時,泰迪-貝爾還選擇了經濟學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一起主修。

本來,泰迪-貝爾其實對語言也是有點興趣的,想再學習一門外語,目前他會說英語和中文,不過中文也就日常對話水準,要閱讀和寫作就比較困難了。但眾所周知,麻省理工學院的學業是十分繁重的,除了學習就是睡覺,如果看到有人在跑步機上看書的話,請不要奇怪,他不是在放鬆心情,而是真的在學習。“我恨這個該死的地方。”這句MIT學生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泰迪-貝爾也是天天掛在嘴上的。

大三的新學期還沒有開始,泰迪-貝爾就被無數的論文埋沒了,而且他還有經濟學的課程要上,壓力更大,估計出學校的時間都不會太多了。比起泰迪-貝爾來說,在哈佛大學的顧洛北就幸福多了。

貝爾家兩個男孩,在同一年進入大學,一個上了麻省理工學院,一個上了哈佛大學,還成為左鄰右舍那段時間茶餘飯後的談資。

雖然顧洛北比泰迪-貝爾小兩歲,但他學習的步伐卻比哥哥快了許多,在十六歲那年,顧洛北就拿到了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顧洛北最後選擇了哈佛大學。兩兄弟在同一年申請大學,最後雙雙選擇了劍橋市,也算是一種默契了。不過,雖然兩兄弟的學校就是鄰居,僅僅一街之隔,但因為泰迪-貝爾學業的繁忙,顧洛北生活也是豐富多彩,所以即使在學校,兩個人見麵的時間也少得可憐。

哈佛大學,建校時間比美國建國還早了一百四十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如今也是世界公認的第一學府,就算是在英國大學係統的排名之中,哈佛大學也占據了第一把交椅多年。哈佛大學最有名的莫過於商學院了,旗下的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被評為世界第一MBA教育學院。除此之外,哈佛大學的設計學院、法學院、醫學院、人文學院也都被認為是美國最頂尖的。

顧洛北正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大三學生。所謂醫學院的涵蓋是十分廣泛的,並不是簡單的內科、外科而已,顧洛北的專業是醫學院之下的心理學係,主要的課程包括了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臨床科學等等,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專業。

除此之外,顧洛北還是設計學院建築係的學生,雖然上輩子是因為家裏人的期許才讀了建築專業,但畢竟從本科讀到研究生也花費了七年時間,終究還是喜歡上了。這一次在哈佛大學讀建築係,雖然壓力很大,但也許是因為上輩子都讀到研究生的關係,也許是因為這一次心態放鬆的關係,顧洛北在建築係的課程完全是如魚得水,相對其他同學來說絕對可以說是輕鬆的。

心理學係和建築係都是顧洛北的主修專業,另外還選修了音樂係和新聞傳播係其中幾門有興趣的課程。所以在學校的時候,顧洛北在大學的生活也幾乎是沒有空閑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