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獨立電影(1 / 2)

“對,製片人是德魯-巴裏摩爾小姐,這部電影也的確是獨立電影。”理查德-凱利立刻端坐好,針對顧洛北的問題一一解答起來,態度之良好,讓人不由感歎,這從頭到尾都是顧洛北在麵試理查德-凱利,和原本預想的麵試完全不同!“劇本叫做‘東尼-達克’,你出演的角色就是男主角東尼-達克。怎麼,有什麼問題嗎?”說完之後,理查德-凱利有些緊張。

其實換做其他導演,今天的情況也不會如此。誰讓理查德-凱利是一名菜鳥導演呢,而且還是集資、選角路上碰壁連連的新人。碰上兩世為人的顧洛北這個異類,情況的顛倒也就不足為奇了。

德魯-巴裏摩爾,好萊塢典型的童星範例,年少成名,年僅七歲的她因出演了“E.T(外星人)”這部賣座電影,一躍成為頂級明星,但成名之後的日子讓她備感壓力,迷失了方向,飲酒、吸煙,甚至接觸毒品。在與酒精、毒品的長期鬥爭之中成功走出來之後,德魯-巴裏摩爾拍攝了一係列挑戰尺度的電影,逐漸回到了巔峰,今年上映的一部“霹靂嬌娃”則讓查理的天使們家喻戶曉。值得一提的是,德魯-巴裏摩爾本身就是“霹靂嬌娃”的製片人。

這一次,理查德-凱利在“霹靂嬌娃”的片花放映會上,說服了德魯-巴裏摩爾投資“東尼-達克”這部獨立電影。原本,理查德-凱利是希望德魯-巴裏摩爾出演電影中男主角的老師一角,以德魯-巴裏摩爾的號召力去拉讚助,不想德魯-巴裏摩爾卻對劇本產生了興趣,願意投資,雖然隻是四百五十萬的小成本製作。

“獨立電影”的概念來源於上個世紀中期的好萊塢。當時的好萊塢由所謂的“八大電影公司”所壟斷,一部電影拍攝的運作遵循步驟嚴謹的“製片人製度”。這種“製片人製度”的目標完全瞄準市場,期望獲得最大的利潤,因此,盡管這種製度為電影事業帶來的大量資金,但也限製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於是,一批電影人擺脫“八大電影公司”的控製,自籌資金,甚至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導演,拍出了許多與商業電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強的電影,被人們稱為“獨立電影”。

獨立電影不通過商業機構直接的投資實現融資,也就不以牟利為第一目的。小製作、低成本、技術手段的簡化是它極其現實的標誌。不過,低投入並不意味著粗糙和不專業。在國外它是對一部影片經濟投入程度的標識,不過獨立電影也是有大投資大製作的,比如“美國往事”和“百萬美元寶貝”。

獨立電影在題材、拍攝手法、表達方式上由於受到出資方的影響比較小,所以可以涉及到一些主流影片較少涉及的範圍,也更能表現出電影製作者的個人特點。不過同時也是由於資金的原因,往往獨立製片的場地、道具、演員、服裝等等各方麵都會受到影響。獨立電影題材不限,即可拍商業片,也可以拍藝術片。其發行方式同專業商業電影發行有些不同,一般規模比較小,但審核同其它電影一樣,在放映區域內隻要不違法違規就行。

理查德-凱利這部電影就是獨立電影,雖然取得了德魯-巴裏摩爾的融資,但本質上電影的主要決策權還是掌握在理查德-凱利手上,這也是為什麼理查德-凱利獨立來為顧洛北麵試,並且能夠在第一時間就拍板決定演員的原因。

“那麼,貝爾先生,你對覺得如何?”理查德-凱利又追加地詢問了一句。

顧洛北沒有回答,隻是認真地在翻閱手中的劇本。按道理來說,有出演電影的機會,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了,而且導演還親自從洛杉磯趕過來,誠意十足。但在顧洛北的近期計劃中,原本是沒有這部分內容的,他始終是把學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天會參加這個麵試,一方麵是覺得對方有誠意,另一方麵也是好奇心,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顧洛北對電影也是有興趣的。所以,顧洛北決定看看劇本。

僅僅看了劇本的前幾頁,顧洛北就記起來了,這部電影並不是籍籍無名的,隻是因為一時沒有對上號而已。這個叫做“東尼-達克”的劇本,在中國翻譯成“死亡幻覺”或者“怵目驚魂28天”,故事的主人公東尼-達克是一名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青少年,他會夢遊,也會去向心理醫生求診。某天深夜,一個不明來曆的飛機引擎墜毀在東尼的房間。他正好受到腦海的某種聲音指引,夢遊離開了房間而幸免於難。那個聲音的主人名叫弗蘭克,是一個身著全套兔子裝扮的人。弗蘭克向東尼宣告,這個世界還有二十八天六小時四十二分十二秒就要毀滅。為了拯救這個世界,他必須麵對周遭老師、同學們恐懼的態度,他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是有精神方麵的疾病,但隻有東尼-達克自己知道,他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