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這個詞並不足以形容媒體、觀眾對顧洛北投以的注意力。大家對顧洛北的履曆表挖掘得越多,就越驚奇。目前消息處於封鎖階段的“狙擊電話亭”暫且不論,“死亡幻覺”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受到的讚譽,還有百老彙音樂劇“貓”中的驚豔出演,都讓媒體大呼神奇。
好萊塢露天劇場的表演視頻一夜之間成為網絡熱烈討論的焦點,十一音樂博客的點擊率一周之內就突破了百萬,除此之外,在此之前和埃文-貝爾名字緊緊掛鉤的憂鬱心境,也沒有任何疑問地出現在了大眾麵前。
不需要太過深入的調查,媒體輕而易舉地就可以發現,最近本來就有一支叫做憂鬱心境的新人樂隊剛剛出現,因為環球音樂的大肆宣傳,聲勢頗為浩大,隻是雷聲大雨點小,目前成績隻能說無功無過。那麼,憂鬱心境和埃文-貝爾居然分開來各自發行了專輯,這又是怎麼回事?難道,這支發行了專輯的憂鬱心境,不是埃文-貝爾大學時期所在的那支樂隊?
原本媒體是把視線集中在了因為奧普拉脫口秀而成為焦點的顧洛北身上,現在,卻意外地把憂鬱心境牽扯了進來,這種情況,按照正麵來說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按照負麵來說就叫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悲催的憂鬱心境,正是後者。
當憂鬱心境的名字伴隨著埃文-貝爾的曝光一起見諸報端時,憂鬱心境的專輯“海闊天空”銷量也獲得了小幅度的提升,這還讓克雷格-庫克和憂鬱心境等人興奮了好一陣子。隻有吉倫-哈斯心裏有些不舒服,他對之前的事心中總是有些別扭,那份愧疚感始終在心底揮之不去。
不過,這份興奮在憂鬱心境內部並沒有持續多久,不到三十六個小時之後,無孔不入的記者們沒有花太大力氣,就把事情的真相挖掘出來了,雖然還有小部分隻有憂鬱心境和克雷格-庫克知道的細節,但這並不妨礙媒體把這個八卦狗血的故事拚湊出來。
聰明如記者,自然有人將埃文-貝爾在奧普拉脫口秀上的言論,和憂鬱心境的故事一一對上號。比如說,埃文-貝爾在節目上說,他拒絕了一份要求他成為偶像樂隊的合約;比如說,在大學時期為了維持樂隊的運營,樂隊成員一起同甘共苦,但現在卻勞燕分飛……
於是,媒體就構建出這樣一個故事,憂鬱心境拋棄了才華橫溢的隊友埃文-貝爾,獨立和環球音樂簽約,為了成名,不惜放棄夢想,成為偶像樂隊;同時,埃文-貝爾選擇堅持自我,繼續在獨立音樂人的道路上蹣跚前行,而他對於背叛了自己的隊友也不屑為伍,甚至恨之入骨。
“憂鬱心境和埃文-貝爾勢不兩立!”這樣的標題,足夠吸引所有觀眾的視線,讓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其實,這個故事基本屬實,除了顧洛北原本就不打算簽約環球音樂這一點之外,故事裏似乎把顧洛北寫成“希望和環球音樂簽約,卻被拋棄”的悲劇角色;還應該除了“恨之入骨”這個詞才對,實際上這個詞應該套用在憂鬱心境對顧洛北的心情上才對。
這個故事一出現,僅僅用了不到二十四個小時就在整個網絡上傳播了開來,讓憂鬱心境的名聲瞬間就陷入了穀底。憂鬱心境才出道不過一個多月而已,所有的形象和名譽都還沒有來得及建立,這也是為什麼雅各布-提波被泰迪-貝爾打了之後,克雷格-庫克選擇忍氣吞聲的根本原因,因為任何一條新聞,都有可能成為觀眾對剛剛出道的憂鬱心境的印象,此時的負麵消息殺傷力才是真正巨大的。
如果以後觀眾提起憂鬱心境,就隱約想起“背叛”、“打架”、“嫉妒”等詞彙,這對於樂隊來說,特別是偶像樂隊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麵對這種情況,克雷格-庫克和憂鬱心境能夠再興奮起來,那就有鬼了。
此時不反擊是不可能的,克雷格-庫克所代表的環球音樂更不可能坐以待斃。很快,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就出現了:埃文-貝爾為了個人利益,不願意簽約環球音樂,阻止了整個樂隊的前程,為此樂隊內部才發生了分歧,鬧翻了。
第二種可能性的出現,讓網絡上頓時熱鬧了起來。此時,無論是憂鬱心境還是顧洛北,鐵杆的歌迷都不算多,畢竟才出道一個月而已,所以網絡上參與討論的更多都是湊熱鬧的旁觀者。不過,以奧普拉脫口秀為平台出現在大眾麵前,再加上哈佛大學內部的輿論導向——雅各布-提波和顧洛北在宿舍走廊裏的爭執可是流傳甚廣,在這場爭論之中顧洛北輕鬆占據了上風。
克雷格-庫克眼看形勢沒有得到扭轉,先是把雅各布-提波狠狠地罵了一頓,接著就又想出了新的辦法。既然單純地抹黑沒有作用,那就從憂鬱心境自身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