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工作室”,這是顧洛北為了和蘋果公司簽約時,注冊的公司,目前其實也就顧洛北和泰迪-貝爾兩個人。按道理說,這間工作室自然是獨立音樂工作室,十一音樂博客暫時就成為了十一工作室的官方聯絡處了。不過因為顧洛北前後拍攝了三部電影,所以十一工作室的工作範圍勉強可以算是涉足了電影界,雖然名不正言不順。
不過今天,就是這隻有兩人的工作室,居然又添加了一名成員,還有一項業務。凱瑟琳-貝爾成為了十一工作室的第三位成員,讓這間工作室徹徹底底地成為了家族企業。而添加的業務,就是注冊在案的設計工作室,不過目前沒有任何作品拿出來,所以不算正式品牌。如果以後凱瑟琳-貝爾設計出衣服,上麵掛的吊牌自然就是“11”了。如此,“十一工作室”以及商標“11”也算是在美國版權局落案了。
雖然凱瑟琳-貝爾決定把幹洗店收手,開始設計工作室的工作。但目前一切都還沒有準備好,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所以十一幹洗店也暫時不急著轉手,先是聘請了一個正式工打理店麵,而凱瑟琳-貝爾則空出手來做設計工作室的前期準備工作。
目前凱瑟琳-貝爾決定專業的事,在街坊鄰居之間已經傳開來了,誰都知道,貝爾家的小兒子不僅是歌手還是演員,現在聲勢還不小,怎麼看都是要興起了,所以凱瑟琳-貝爾也開創事業算不上稀奇事。更何況,這些年凱瑟琳-貝爾為大家縫製的衣服,可是獲得了不少好評,大家對她轉行做設計,倒也不意外。
凱特-麥高莉第一個就對凱瑟琳-貝爾表示了強力的支持,她對於凱瑟琳-貝爾的手藝早就仰慕已久了,可惜凱瑟琳-貝爾一直沒有專職做裁縫行業,她也不好意思天天麻煩人家。不久前,凱瑟琳-貝爾為安妮-海瑟薇製作的禮服,凱特-麥高莉可是十分滿意,她甚至可以在腦海裏描繪出女兒在“公主日記”首映式上驚豔全場的畫麵。所以,凱瑟琳-貝爾前期在為設計工作室做準備時,凱特-麥高莉也利用自己的人脈幫了不少忙,不愧是多年的好鄰居。
為了張羅設計工作室,顧洛北也把MV拍攝的事情暫時擱置下來了,他本來就是個隨心所欲的性子,泰迪-貝爾倒是一點都不意外,隻是苦了尚恩-梅耶爾。雖然尚恩-梅耶爾對顧洛北的性格也略知一二,但這次他是麵臨自由選擇上司的巨大壓力,還有無數歌迷的要求,但又能如何,人家當事人都不緊不慢了,他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其實所謂的設計師,他們發展的道路也和音樂人、電影人差不多。設計出衣服,找到工廠批量製作——這個量如何控製就看設計師個人和成本了,然後再找到銷售渠道,販賣就成了!隻不過,在這個過程,有一些分支。
比如說設計衣服之前,可以跟隨大設計師學習幾年,然後成為大品牌的設計師,再開設自己的品牌;也可以在時尚雜誌學習幾年,和業界有了第一步接觸,然後在展開自己的事業。
再比如說衣服製作出來之後,可以參加四大時裝周:紐約、巴黎、倫敦和米蘭,在時裝周上打響知名度,拉動銷量;也可以讚助藝人,通過藝人的名氣拉動名聲;又或者進入了時尚雜誌的法眼,給予了推薦,從而進入大眾視線。
總而言之,設計行業,機會絕對不會比音樂、電影界少,但困難程度、競爭程度卻遠遠高於音樂界電影界。不僅因為設計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也不僅因為服裝市場新人殺出一條血路的難度更高,更是因為設計行業容易有抄襲、盜竊設計的情況出現,還有大牌設計師打壓新人設計師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還因為設計行業規範程度相對來說低一些,幕後交易也往往多一些。
凱瑟琳-貝爾開啟設計工作室的事業旅程,顯然不比顧洛北這個獨立音樂人輕鬆多少。
這段時間,泰迪-貝爾負責羅列潛在的合作工廠名單的事,凱瑟琳-貝爾則開始購買設計工具,顧洛北負責尋找可以成為工作室的潛在店麵名單——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受前期資金的製約,這個店麵要肩負起銷售的功能,後麵還需要一個房間可以成為設計室,如果可能的話,還需要有一個小型倉庫。重點是,地段還不能太差。
不過幾項工作都不急在一時,凱瑟琳-貝爾預期,能夠在今年萬聖節到來之前把工作室張羅起來,就已經足夠了。
這一天,顧洛北跑完了幾家房產中介,把幾間店麵的資料記錄在案之後,並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坐上地鐵,輕車熟路地往百老彙大道走去。上午的時候,顧洛北接到了特拉維-拿恩的來電,讓他有空回來一趟,麵臨自己戲劇導師的召喚,顧洛北見下午有空閑,立刻就前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