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選秀鼻祖(1 / 2)

聽到傑森-瑪耶茲之後的話,埃文-貝爾頓時恍然大悟起來,不由露出了笑容。在不知不覺中,“埃文-貝爾”這個名字不僅成為了美國獨立音樂人的代表人物,他的首張專輯也證明了他音樂的高質量,更重要的是,“十一音樂工作室”伴隨著英國“流行偶像”的熱播,已經成為了世界的選秀鼻祖,也成為了傑森-瑪耶茲口中那個“全世界抱有音樂夢想的普通人的向往之地”。

理解了傑森-瑪耶茲話裏的意思,將最近發生的事串聯起來,也就不難理解傑森-瑪耶茲今天前來的目的了:自薦,這就是傑森-瑪耶茲今天拜訪埃文-貝爾的想法。

“流行偶像”在八月底開始展開海選,雖然期間還遭遇了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英國也進入了戒嚴期,但這並不影響這場全民狂歡選秀的如火如荼。

“鬧劇”,這是海選開始之初,歐美主流媒體對“流行偶像”的定義,就算是埃文-貝爾欽點的評委西蒙-考威爾,也對選秀沒有足夠的自信。畢竟這可是開創時代的第一步,除了埃文-貝爾,沒有人抱有絕對的自信。但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海選還是按照計劃拉開了帷幕。“流行偶像”就在媒體等著看笑話的嘲笑、哄笑之中,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海選開始之後,在英倫三島吸引了超過十萬名的報名者,如此宏大的氣勢倒是讓媒體們有些意外。此時,已經有小部分媒體開始懷疑之前的判斷:難道如此選秀方式真的可行?

不過,即使報名人數過了十萬,但從普通人之中篩選出一位“明星”,聽起來依舊是一個笑話,畢竟在現有的造星體係中,就連埃文-貝爾、林肯公園這樣取得成功的獨立音樂人都鳳毛麟角,何況是從沒有經過任何訓練,沒有任何包裝打造的普通人。

隨著海選的結束,“流行偶像”在一片嘲諷之中迎來了節目的正式播放。不少媒體都承認,即使這場鬧劇最終無法選出一位明星歌手,但至少是一場合格的“秀”。畢竟,做節目者,娛樂大眾娛樂自己爭取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流行偶像”在海選期間造成的巨大影響力,無疑證明了,所謂選秀,的確是擁有讓全民瘋狂的效應。

“你,就是明日之星。”

這讓無數抱有音樂夢想的普通人也擁有了登上舞台展示才華的機會,這也讓無數渴望展現自己的普通人擁有了出現在電視機麵前的機會,於是,這就成為了全民狂歡的舞台。

十月初,“流行偶像”海選已經完全結束,選出了最後的十強選手。十強選手在接受訓練改造的同時,英國獨立電視台也正式開始了海選部分的播放。

“流行偶像”曆史性地播出第一期時,居然吸引了超過六百萬觀眾,這讓這檔備受爭議的真人秀節目瞬間就成為了英國娛樂節目曆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員,踏著一個個曆史記錄大步向前邁進。

如此表現,跌破了所有“磚家們”的眼鏡,難道,這個所謂選秀,真的要改變曆史了?

“選出你心目中的‘流行偶像’。”這個噱頭讓越來越多觀眾投入其中,觀眾們對進入半決賽圈的五十名選手的了解甚至超過了自己的鄰居,每一場比賽選手的發揮成為了無數人茶餘飯後熱議的焦點。

觀眾的熱情,讓媒體也不得不調轉了風向。“流行偶像”成為一出全民的真人秀,已經毋庸置疑。而此時此刻,媒體也發現,進入半決賽選手中的確有幾位擁有巨星潛質。也許,打造出一位明星,不再是紙上談兵那麼遙遠空虛了。

節目投入播放之後,觀眾的熱情越來越高,每周六不到六點,每個家庭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打開電視,坐在電視機麵前期待“流行偶像”的直播,為自己喜歡的選手加油助威。即使他們和選手素不相識,即使僅僅隻是一個電視節目而已,但所有人都樂於討論他們、關心他們,讓這些選手成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有人說“這是什麼節目”,絕對會被旁人鄙視,甚至有人會說“你真可憐,連最流行的電視節目都不看”,一副你就是山頂洞人、與世隔絕的模樣。當然,這些忠實觀眾們也不會吝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好好地為“可憐的無知者”上課教育一番。

當十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六,十強選手首次登上決賽舞台進行表演時,有超過一千萬名觀眾收看了當晚的直播。而當天晚上選手去留的決定權也曆史性地首次交給了觀眾,最後有超過三百萬的觀眾參與了投票,得到投票數最少的那名選手被淘汰了。

這一係列的數字,無不在表明,“流行偶像”創造了曆史,也證明了平民選秀所帶來的巨大效應。幾乎在一夜之間,全世界都對所謂的選秀節目投以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