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網絡熱議(1 / 2)

在弗裏曼特爾媒體和英國獨立電視台做出反應之前,網絡上的罵戰就已經開始了。

支持肖恩-霍爾的網友認為,不管埃文-貝爾之前是如何奮鬥過來的,他現在依靠“流行偶像”掙錢就已經丟棄了當初的夢想,沒有了自己的氣節和堅持,這是可恥的行為。至於埃文-貝爾利用廣大青少年的夢想製作節目,博取關注,更是嘩眾取寵的行為。有過激的網友甚至認為,“流行偶像”這檔節目就應該廢除。

同樣,反對肖恩-霍爾的網友認為,他的觀點完全就是牽強附會。難道獨立音樂人就不能掙錢了?難道獨立音樂人就應該自己在家玩音樂,然後最後餓死在家裏,隻有一隻垂死的老貓在身邊陪伴?難道獨立音樂人通過自己的智慧掙錢就是可恥的?

這批持反對意見的網友,也對埃文-貝爾表示出了強力的支持。他們認為埃文-貝爾才是真正獨立音樂人的典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站在了舞台上,將自己的音樂唱給所有人聽;他成功之後,卻沒有忘記那些和他一樣經曆過掙紮苦痛的年輕人,所以創造出了“流行偶像”,提供給大家一個展現自己的平台。

這些網友認為,埃文-貝爾堪稱“偉大”,而通過“流行偶像”掙到的錢更是他勞動所得,再合理不過了。如果換做一家大公司,隻怕根本不會想到這樣一個選秀節目,根本不會顧忌獨立音樂人們的掙紮。

在支持和反對兩股聲音的中間,還有一批冷靜的中立網友。

占據大部分的中立網友,倒是對這件事進行了客觀分析,他們認為,按照肖恩-霍爾的話來說,這篇評論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肖恩-霍爾就是自相矛盾的家夥。因為現在就是一個物質社會,所有東西都必然需要用金錢來衡量。

獨立音樂人堅持夢想的精神固然可貴,但沒有物質基礎,所謂夢想終究抵不過生理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獨立音樂人無法堅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因為年少輕狂的倔強在現實麵前,很難找到一個發泄的出口。

夢想,它的精神是無價的,但它的實現途徑必然是有價的。比如說“流行偶像”這個平台,比如說十一音樂博客這個渠道,再比如說獨立唱片公司。所以,如果按照肖恩-霍爾的言論,世界上任何一個東西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包括夢想,包括愛情,包括個人情感。

這批中立的網友認為,肖恩-霍爾完全就是在曲解事實。埃文-貝爾獨立音樂人的道路無可厚非;他通過“流行偶像”的方案帶給了無數普通青少年音樂夢想的實現平台,這也是事實;他順便通過這個渠道掙錢,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就算是十一工作室為冠軍選手出專輯了,也勢必是需要回報的。等價交換,這個道理誰都懂。

所以,中立網友以客觀的立場認為,埃文-貝爾通過“流行偶像”掙錢了,這是事實,但肖恩-霍爾根本就是在詭辯,沒事找話題。歸根究底,肖恩-霍爾會發表如此評論,其實也就是如同一個跳梁小醜一般,在為“世界新聞報”的銷量做掙紮。

網絡上的罵聲硝煙剛起,三方支持者勢均力敵。同時,各大新聞媒體也抱著湊熱鬧的心情,加入了討論,基本也分為三種觀點,一時間各種討論熱鬧非凡。

就在這時,即第二天早晨,弗裏曼特爾媒體和英國獨立電視台就發表了公開聲明。

他們都雙雙證實,埃文-貝爾隻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年輕人而已,他想出了這個讓無數人隱約夢想得以實現的機會,根本不是想借此牟利。最重要的是,從節目策劃階段開始,埃文-貝爾就一直強調這是一個娛樂節目,要讓全民開心的同時,實現年輕人的夢想。至於盈利部分,埃文-貝爾從未幹涉。

弗裏曼特爾媒體和英國獨立電視台的反應及時,讓這次新聞第一時間得到了控製,沒有再繼續擴張開來。同時,網絡上反對肖恩-霍爾和中立網友的聲勢也越來越大,大有完全要把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支持聲音完全壓倒的架勢。不過,“流行偶像”畢竟是一個商業選秀節目,所以盈利的部分無法避免,這也讓兩方的澄清公告,稍顯說服力不足。

不過很快,泰迪-貝爾就做出了反應,他以十一工作室的名義發布了聲明,“獨立音樂人,是埃文對音樂的堅持;‘流行偶像’,是埃文對夢想的堅持。但無論是獨立音樂人還是‘流行偶像’,埃文都不是不需要收入度日的天使。如果所有獨立音樂人都沒有掙錢的權利了,那麼獨立音樂人就該活活被餓死,不能使用自己的智慧謀生了?顯然,那篇報道實在是荒謬至極!”

泰迪-貝爾的聲明,才是真正扳回劣勢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