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隻是一個夢”開始,短短六個月之內,這已經是埃文-貝爾發行的第五張單曲了。一般來說,單曲的發行如此密集,要在銷量上取得突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音樂市場原本就競爭激烈,現在埃文-貝爾幾張單曲都還停留在榜單上,完全就是自己左手打右手。當然,有時候,單曲密集發行也是因為前一張單曲銷量不如預期,隻好再發新單展開新一輪的宣傳。
不過,這對於埃文-貝爾來說,似乎並不適用。
在“瘋狂的世界”即將發行之前的那一周裏,公告牌單曲排行榜榜單之上,“隻是一個夢”位於第九名,“海闊天空”第十名,“最後”第十六名,而不久之前“今晚今晚”掛在第六名,四張單曲都依舊在前二十名之列,成績絕對驚人。
所以,在埃文-貝爾生日當天發行五單“瘋狂的世界”,樂評界認為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主要是為了紀念埃文-貝爾的生日,當然同時也是借借“死亡幻覺”在DVD租賃市場火爆的東風,為埃文-貝爾首張專輯再添一把火。
這一次,“瘋狂的世界”公開過程總算遵循了一次主流規律,MV和十一音樂博客三十秒試聽同時登場。雖然,早在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上,“瘋狂的世界”就因為“死亡幻覺”的好口碑而流傳了開來,其後又因為“一”這張專輯讓“瘋狂的世界”受到了不小的矚目,但沒有聽過這首歌的人依舊占據多數,所以音樂博客上的試聽顯然不是吃飽沒事幹撐了的行為,而是正規宣傳舉動。
讓專業樂評界和歌迷驚喜的事,繼“隻是一個夢”之後,埃文-貝爾再次用家用數碼攝像機完成了他的第二支MV作品。原本,大家都以為華納唱片會偷懶,直接用“死亡幻覺”的電影片段剪輯成一個MV,沒有想到,埃文-貝爾居然親自上陣,再次在導演的位置上展現了他的才華。
MV的一開始,視線就是在一棟老舊的高樓之上,站在欄杆旁往下俯瞰,從畫麵之上可以看出,這棟樓約莫有六七層樓高,比起摩天大廈來說完全就是小平房,不過視線投射到地麵,看著下麵行人的身影,也並不是太清晰。
這條看起來有些年份的街道上,有一群孩子正在嬉鬧玩耍,優雅而沉重的鋼琴聲,讓嬉戲的聲音都被陽光染上了昏黃色,變成記憶裏的舊照片。
伴隨著埃文-貝爾清澈卻憂傷的聲音,孩子們開始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個個圖案。那是一片梧桐樹葉的模樣,站在葉莖末端的孩子穿著紅色的衣服,其他孩子全部都是黑色的小點。僅僅是一副圖案,卻美得像一副畫。
緊接著,孩子們又散了開來,重新組成之後,變成了一艘揚帆的小船,小巧的生日蛋糕,灰姑娘的玻璃鞋……每一個圖案的變化,並不急躁,看起來也不算是井然有序,隻是孩子們玩耍是隨意組成的圖案一般。圖案和圖案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隻是無機地變幻出來而已。但就是這個看似雜亂的景象,多雲的天空略顯壓抑,間或穿透雲層傾斜下來的陽光,卻讓這個畫麵煥發出一種無力感,在心頭縈繞。
畫麵忽的上揚,滑過這條街道,可以看到遠處已經落葉的樹木枝椏,然後看到倚在欄杆上的那個身影,是埃文-貝爾。灰色襯衫,黑色李子大衣,偏長的頭發在風中肆意一片淩亂,清瘦和挺拔,雋永的氣質卻透著涓涓的蕭索。
鏡頭再次下落,孩子們依舊在玩耍,圖案還在繼續變化,噴水的鯨魚,運動中的蹺蹺板。無意義的畫麵,在憂傷的音樂聲中,卻帶出了更深刻的意義。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的確是瘋了。孩子們的歡笑聲,簡單卻傳神的圖案,僅僅隻是一陣秋風,就將一切都染上了淡淡的灰色,耳邊埃文-貝爾的低吟,就彷佛一股小小的力量,在心底的某個角落不斷拉扯。疼,但不明顯,隻是綿延不絕的疼,斷斷續續地湧上心頭,不知不覺,才發現自己已經深陷其中,淚沒有留下來,鼻頭卻已經酸到不行。
當鏡頭再次上揚,卻看到了樓頂上一架黑色的鋼琴,就在沒有欄杆的頂樓邊緣,像是隨時都會墜落下去,變得粉身碎骨一般。但鋼琴的前麵,埃文-貝爾卻靜靜地坐著,修長的背影在風中越顯消瘦,魔力般的樂符從黑白琴鍵上流淌而出,在空中悵然起舞。
MV結束了,歌曲也結束了,但心中的回響卻沒有結束。
埃文-貝爾的第二支MV,體現出了和“隻是一個夢”截然不同的風格,鏡頭回歸到最原始的長鏡頭,甚至讓人懷疑整首歌完全就是一鏡到底。沒有任何剪輯,沒有任何切入和花哨,隻是最簡單的畫麵。就連色彩都沒有刻意調整,隻是老舊的街道,蕭瑟的秋景,僅此而已。但畫麵的構圖和時機的配合,卻輕易地將歌曲主題滲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