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分工合作(1 / 2)

心理學,埃文-貝爾在哈佛大學的主要專業之一。埃文-貝爾心理學的畢業論文,“人格分裂是否能夠成為犯罪的判定標準”,其實就是受到“致命身份”這部電影的影響。

在“致命身份”這部電影之中,提出了人格分裂是可以治療區分的,將不同的人格消滅,就可以讓人格分裂得到控製。當然,人格分裂不可能像電影裏那樣,殺死一個就毀滅一個人格,現實中更多是通過心理輔導,將人格的特質融合到主人格之中。

所以,埃文-貝爾的論文,探討的主題,就和“致命身份”一樣,如果犯罪的邪惡人格被證實已經得到了改正,法律是否就可以判定該犯罪嫌疑人無罪。

上一輩子看到“致命身份”,埃文-貝爾是作為一名觀眾喜愛;這一輩子看到“致命身份”,埃文-貝爾完全可以說是愛不釋手,他十分希望和編劇邁克爾-科尼好好談談,這對於他的論文可是有巨大幫助的。

提起心理學,就不得不提“致命身份”這部電影的名字“身份(Identity)”了,上一輩子埃文-貝爾一直都沒有弄清楚這個名字的意義,就算是在看完電影之後。但是學習了心理學之後,特別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相關書籍之後,一下就明白過來了。

根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來說,每一個人的人格都包括三個部分,本我(Identity),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這部電影的名字,就是“本我”的意思。

簡單來說,本我象征人類的一切欲.望,它單純地以追求快樂為原則,古語有雲“食色,性也”,就是這個意思。剛剛出生的嬰兒,幾乎全部都是本我,單純地要求吃喝拉撒,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會以哭發出警告。

隨著人的成長,本我層麵會得到增加,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之外,會有更多的要求。比如男人對女人的欣賞,就是如此。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對本我加以約束,世界就會陷入真正的混亂,比如想要吃飯卻沒錢了,所以去搶劫,這就是犯罪。這個時候,人格的另外兩個部分就會開始發揮作用。

首先是自我,自我是受法律和規定約束的。例子同上,肚子餓了卻沒錢,本我會單純地去吃霸王餐,甚至搶劫去滿足口腹之欲,但是自我卻會提出警告:這是違法的,從而製止違法行為。

其次是超我,超我是受到道德約束的。例子依舊,本我會選擇滿足“肚子餓了”的需求;自我會警告,吃霸王餐和搶劫是違法的;但是超我的立足點卻不一樣,自我是因為“違法”,害怕被懲罰而阻止行為,但超我卻是提醒“不應該如此做”,因為是違法社會道德的。超我和自我的立足點是有區別的。

在“致命身份”之中,麥肯-瑞夫的十一個人格之中,就分裂為自我、本我和超我等多種形式,邪惡人格顯然就是自我,而在一係列的鬥爭中,就是本我和超我在製止自我的過程。如果最終是本我和超我獲得了勝利,麥肯-瑞夫就不會殺人了;反之,自我獲得了勝利,那麼本我和超我被泯滅之後,麥肯-瑞夫的邪惡人格就會成為主人格。

所以,僅僅是一個電影的名字,“身份(Identity)”,就蘊含了豐富的內涵。

如此出色的一個劇本,埃文-貝爾對其的喜愛甚至超過了之前任何一部作品,也許也有因為現在正在撰寫的論文的關係吧。

埃文-貝爾看劇本前後居然花了一個多小時,他之後又翻回來推敲了一些細節,所以當他反應過來時,泰迪-貝爾和大衛-格林布拉特等人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四個人已經開始談天了,氣氛看起來很不錯。

埃文-貝爾暫時把劇本放在了桌子上,這個不急在一時,反正不會長腳跑了,“怎麼樣?談好了嗎?”

泰迪-貝爾看了一下埃文-貝爾的動作,劇本放在桌麵上,右手的食指在上麵有節奏地敲著,心情很不錯的樣子,雖然不能確定結果,但至少目前看來埃文-貝爾對這個劇本也是很滿意的,這讓泰迪-貝爾鬆了一口氣。

這是泰迪-貝爾成為經紀人之後,第二次篩選劇本,上一次的“改編劇本”算是疏忽了,那個角色雖然讓埃文-貝爾獲益良多,但現在想來,還是覺得很是荒謬。在挑選劇本上,泰迪-貝爾也逐漸找到了竅門。所幸,這一次看來很不錯。

“談好了,”回答的不是泰迪-貝爾,而是大衛-格林布拉特,無論是年齡、資曆還是能力,他都比泰迪-貝爾這個半路出家的經紀人合格。“目前經紀人方麵的資源還是集中在洛杉磯,所以我們打算在這裏租用一間工作室,將十一經紀先在這裏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