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台普斯球場為人所知,更多是以NBA洛杉磯湖人隊的主場身份,掛在場館上麵的三幅巨型畫像就強烈而直接地傳達出了這個信息,這三幅畫像分別是湖人隊曆史上最成功的三位中鋒張伯倫、賈巴爾和奧尼爾。而球館入口處的街區上空,巨大的電子顯示牌上不斷翻動著湖人的曆史上十三奪總冠軍的光榮曆史,以及對現役湖人球星的介紹,濃重的籃球氣息在空氣裏蔓延。
今年,在科比-布萊恩特和沙奎因-奧尼爾的帶領下,再一次闖入季後賽,爭取完成洛杉磯湖人隊曆史上的第二個三連冠偉業。當然,埃文-貝爾知道,三連冠最終實現了,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湖人王朝。
同時,可以容納兩萬人的斯台普斯球場,也是洛杉磯著名的演唱會舉辦場地,包括格萊美頒獎典禮在內的多個慶典,都選擇了這裏成為舉辦地。
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四點,加利福尼亞州溫暖的陽光還未完全落下,斯台普斯球場的門口六十碼的紅地毯,鑲嵌上一道金色的邊,旁邊高大的棕櫚樹投下瘦長瘦長的影子,還有密密麻麻的人頭投影下來,將紅地毯遮去了小半。
格萊美頒獎典禮五點半就開始了,所以四點過了一點,陸陸續續就開始有歌手走上紅地毯了。
許多外行人都以為,走紅地毯的順序是按藝人心情的,在紅地毯的規定時間內到達現場就行了,其實不然。雖然紅地毯沒有嚴格規定藝人到場的時間,但一般來說,組委會首先會進行一定的安排,然後告訴藝人一個大概的時間,比如六點至六點十分左右。藝人按照時間區間估摸著抵達就行。但由於時間都是有一定範圍的,不是硬性規定,所以前後銜接的藝人碰巧同時到達現場的情況,也是常有的。
除了組委會,藝人的經紀人之間,互相也是會暗暗較勁的。大家互相打聽對方的到場時間,然後再來安排自己的出場時間。每一次頒獎典禮,其實就像是一部諜戰電影,經紀人、藝人之間的相互刺探,不僅表現在紅地毯出場順序上,更重要的還是服裝上——特別是女藝人們。
不要撞衫是第一要素;如何凸顯自己、走在時尚尖端是第二要素。
娛樂圈,暗潮洶湧,無處不在,而每一次頒獎典禮,更是洶湧的巔峰,除了明麵上的競爭,已經擺在台麵上的暗地競爭——服裝,還有真正暗地的氣勢壓製,都是頒獎典禮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當然,總體來說,在紅地毯上,新人總是會早到一些,大牌們到場的時間總是會稍微偏後一點,畢竟紅地毯還是需要預熱、烘托、最後壓軸這樣的層次。
作為一年一度的音樂盛典,格萊美頒獎典禮吸引了所有音樂記者、包括娛樂記者們的注意,當然還有不少歌迷的到場支持。
此時紅地毯的盡頭,記者們按照前後到來的順序在照相區都搶占好了位置,隻為能夠拍攝到最完美的照片,在這裏吃幾個小時的苦完全不算什麼。同時,從紅地毯的起點到終點,零零散散地還有一些記者排列開來,主要是希望拍攝紅地毯進行中的歌手的照片。如此算來,至少也有一百多名記者。這還隻是在紅地毯的拍照記者,在斯台普斯球場裏麵,還有少量的采訪記者在待命,就為這盛大的音樂聚會準備著。
當然,紅地毯兩側最多的還是歌迷們,站在紅繩拉起的欄杆之外,層層疊疊地,看過去沒有八百也有五百的模樣。歌迷的手上,舉著大小不一的歌手海報,為自己喜歡的偶像加油助威,間或還有超大張的卡片,上麵寫著各式各樣的應援話語,隻希望偶像在走紅地毯時,能夠看到自己的心意。
出場順序、氣勢壓製,這些埃文-貝爾雖然都沒有經曆過,但大衛-格林布拉特都知道,也都告訴過埃文-貝爾了。不過埃文-貝爾卻不是太在意,且不說他現在就是一簡單的新人,就算他到了需要互相牽製的位置,他也不屑於去做這種事。
才不過四點半多一些,紅地毯遠遠還沒有到達熱鬧的巔峰,一輛再普通不過的黑色商務車在紅地毯的起點停了下來。不少人都分神回頭看了一下那輛車,畢竟有車到達就意味著又有藝人到場了。
記者們也都把注意力放到了那輛黑色商務車上,畢竟此時重點人物都還沒有到場,紅地毯上的熱鬧也有些空虛,一直未能真正爆發出來。就在此時,一個挺拔的身影從車上走了下來,當那張俊臉轉過來時,幾乎是所有記者心中都罵了一句“該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