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典禮餘波(1 / 2)

格萊美頒獎典禮一結束,埃文-貝爾並沒有投入六單的宣傳,而是加入了緊張的雜誌拍攝之中,事實上,這也算是單曲宣傳行程的一種。

從去年四月一日專輯發行以來,準確一點已經追逐到聖丹斯電影節首次出現在媒體麵前,埃文-貝爾從來都沒有出現在雜誌的封麵之上,甚至雜誌的專訪都屈指可數。當然不是因為沒有雜誌想采訪埃文-貝爾,要知道同期艾麗西亞-凱斯已經先後登上了近二十個雜誌的封麵了,相反,有許多雜誌都希望采訪、甚至專訪埃文-貝爾。但一方麵,埃文-貝爾行程十分繁忙,另一方麵,埃文-貝爾拒絕了大部分采訪。所以才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麵。

格萊美之後,所有人都在猜測,埃文-貝爾這一次還會拒絕采訪邀請嗎?所幸,這一次埃文-貝爾很是配合,而有幸成為第一家專訪埃文-貝爾的媒體,不是“滾石”,也不是“自轉”,更不是“混合器”,而是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娛樂周刊”,來自記者威廉-伍德!

當然,這些雜誌的專訪都將趕在三月號發行,就算遲一些,也差不多是四月號,差別並不是很大。隻是,人總是有競爭心理,對於這個“首個專訪”的另眼相待。但沒有想到,埃文-貝爾拒絕了音樂界的兩家領頭羊,選擇了威廉-伍德,這也讓“娛樂周刊”喜出望外。

而威廉-伍德,堅持了一年多之後,他對埃文-貝爾的投資終於等到了回報。

拍攝雜誌封麵,這絕對不是如想象中一般,那麼簡單擺幾個姿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擺姿勢,在平麵之中也是很有學問的,甚至連一個細微的兩度調整,也可能會展現出不同的麵貌。上一輩子作為記者,埃文-貝爾雖然沒有到專業攝影師的程度,但對於照相也是有足夠了解的。

攝影師對自己的工作,認為是一種藝術,一種可以改變模特氣質的藝術。所以經常看平麵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很上鏡;或者說,照片和真人差別很大;也可能說,照片會騙人。這就是攝影師的工作了。

所以,很多時候拍照,就算是站在原地,攝影師也會不斷找角度找感覺,折騰程度比之拍戲、創作也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幸,埃文-貝爾這一輩子,從小就是百老彙出身,形體方麵沒有太大問題,拍照的基本功力還是不錯的;再加上上一輩子的拍照經曆,對攝影師的要求理解也比較到位。所以,雖然這第一次封麵經曆有些折騰,但前前後後四個多小時,兩套服裝也就拍攝完畢了。

就在略顯淩亂的攝影棚裏,威廉-伍德開始了埃文-貝爾首個專訪。

“首先要恭喜你在這次格萊美頒獎典禮上的豐收。”威廉-伍德還是有些緊張,前前後後他和埃文-貝爾的接觸也不算少了,但近距離的專訪卻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而且,威廉-伍德很清楚地知道,這一次專訪對於“娛樂周刊”,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來說有多麼重要,說話時難免就略顯緊繃了。

“嗬嗬,恭喜的話聽多了,我自己幾乎都要迷失了,好像這就是我歌手生涯的巔峰一般。”埃文-貝爾輕快的聲音讓威廉-伍德舒緩了不少,“我們還是直接進入正題吧,讓我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這屆格萊美已經成為曆史了,讓我們向前看。”埃文-貝爾的清醒,讓威廉-伍德也不由莞爾。

看來,即使在這驚人的成就麵前,埃文-貝爾還是埃文-貝爾,並沒有什麼變化。

“那我們就從紅地毯開始說起吧,你在紅地毯上那套驚豔了全場的服裝,是誰設計的?”威廉-伍德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語氣順暢了不少。顯然,作為被采訪者的埃文-貝爾,將氣氛引導得很好。

“凱瑟琳-貝爾女士。”埃文-貝爾沒有采用“我的母親”這樣帶有個人立場的回答,而是鄭重地介紹道,因為這就是凱瑟琳-貝爾登上設計舞台的最佳時機。之前還開玩笑說,如果格萊美拿獎了,那對於十一設計絕對是一個大好的宣傳機會。現在不僅實現了,還成為了格萊美最大的關注焦點,埃文-貝爾自然要為凱瑟琳-貝爾、為十一設計好好把握這次機會。“我這次在紅地毯上的服裝,還有開場表演的那套服裝,全部來自凱瑟琳-貝爾的設計和親手縫製。”

“就我所知,這不是你第一次身著凱瑟琳-貝爾的服裝出現在重要場合了。”作為最早跟隨埃文-貝爾走過來的記者,威廉-伍德自然知道要如何提問,不愧是“親貝爾派”的領軍人物。

“是的,凱瑟琳-貝爾不僅是一位手藝精湛的裁縫,還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設計師。”埃文-貝爾沒有吝嗇自己的讚揚之詞,為母親送上了至高的讚譽,“這並不是因為我和她一樣姓貝爾,我才會如此說的。相反,因為我們都姓貝爾,才讓我有機會遇到了一個如此有才華的設計師。我很榮幸,在她尚未為別人所知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我的專屬設計師。當然,今後她的舞台不僅僅局限於我,情況應該顛倒過來,我會成為她的專屬模特。這算是我的榮幸還是她的榮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