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晨七點出頭開始工作,拍攝一直進行到了半夜十一點多,才算是完成。一天拍攝十二套衣服,這個速度算不上快但也不算慢,總體來說還是順利的。重要的是,能夠拍攝出馬裏奧-索蘭提、凱瑟琳-貝爾兩個人都滿意的照片,這才代表著今天工作的完成。當然,照片最後的挑選還是要落在“君子”雜誌編輯的身上。
身為設計師,凱瑟琳-貝爾涉足的領域有很多,包括了T恤、褲子、襯衫、外套等等,不過要論凱瑟琳-貝爾最擅長的,自然還是西裝,特別是傳統的三件套。
這一次凱瑟琳-貝爾設計的十二套衣服中,僅是西裝就有六套,占據了一半。所以,拍攝的重點也就放在了在第三個會客廳場景中,力圖展示出凱瑟琳-貝爾設計中優雅、貴氣、細膩的風格。畢竟,“君子”是時尚雜誌,這次主要還是為了介紹凱瑟琳-貝爾這名新晉設計師,雖然是借了埃文-貝爾的東風。所以,“君子”才花了大精力搭建了英倫貴族會客廳的場景。
由於要展示出優雅複古的英倫氣質,發型師將埃文-貝爾之前的莫西幹搖滾頭都拆了,然後重新用發油梳了一個標準的二八背頭。一頭栗褐色的長發伏貼地貼在頭上,頓時讓埃文-貝爾的氣質變成熟了許多。
其實埃文-貝爾之前梳過很多次背頭,撇開百老彙不說,“狙擊電話亭”當初也梳過背頭的。而對於露出額頭這件事,埃文-貝爾從來都不介意。不管是以前的短發,還是之前將流海上梳的發型,埃文-貝爾一向很樂於將整張臉龐露出來。至於氣質成熟,這對於埃文-貝爾來說更不是問題了,他倒是懷念當年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候,看周潤發、劉德華等人留著大背頭,帶著七八十年代的優雅複古。
這套西裝是凱瑟琳-貝爾這次的主打設計。象牙白的襯衫泛著淡淡的光澤,一顆顆貝殼般的紐扣在燈光折射下波光流轉,襯衫的前襟采用了密集的百葉式設計,這顯然是維多利亞時期宮廷式襯衫的樣板。
漆黑如墨的小翻領雙排扣西裝秉承了英國的傳統,強調合體、修身和線條感。稍寬的肩部,搭配收緊的腰部,上身呈現出沙漏型,將埃文-貝爾消瘦但勻稱的好身材完全展示了出來,僅僅是一個背部就可以看出手工縫製的細膩。同時,較薄的墊肩也使得肩部線條自然,而袖窿上提為手臂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左側是雙斜口袋,右側還加了一個隱形的票袋,這隻有最優雅的英國傳統貴族才會如此設計。
將雙排扣西裝的第一顆扣子扣起,就可以看見襯衫前襟的百葉,再搭配一個黑色的領結。下身則穿上一條貼身剪裁的雙省黑色西褲,還有一雙黑色暗紋皮鞋,整個型頓時躍然而出。傳統複古優雅,又不失時尚年輕個性。埃文-貝爾就宛若是在中世紀盛大宴會上翩然而至的貴公子,邁著沉穩的步伐、自信的笑容,在宴會上輕而易舉奪走所有人的目光,還有無數少女的芳心。
就算老練如馬裏奧-索蘭提,也不由為埃文-貝爾拍手叫好。埃文-貝爾身上那種致命的吸引力,在這套西裝的襯托下,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出來,特別是那種沉穩的優雅,讓人忘記埃文-貝爾的年紀,如同百年紅酒一般,讓人不由沉醉。
時尚,有很多種,其中化繁為簡、極簡經典卻不是人人都可以讀懂,更不是人人都可以玩轉的。但在凱瑟琳-貝爾的手下,卻發揮到了一個極致。這套西裝,從材質、色澤的挑選就有很多講究了,而剪裁更是純手工,每一針每一線都是手工定製的巔峰。
在薩維爾街,有人願意為了這樣一套西裝,等待足足兩年時間。這就是定製西裝。
在拍攝這套衣服時,馬裏奧-索蘭提依舊沒有和埃文-貝爾進行溝通,隻是由著埃文-貝爾自由發揮。
埃文-貝爾在會客廳場景裏也找了許久感覺,而後無意中找到了一本查爾斯-狄更斯的“霧都孤兒”,抽出來之後靠在火爐邊上就翻閱了起來。
背麵是一副宏大的畫作,搭配暗紅色的壁紙,還有藏青色的壁爐,再加上埃文-貝爾,就構成了一副天然的畫卷。
這也許是1900年的英倫三島,這是一座龐大的莊園,慵懶的午後,貴族少爺在大廳翻閱書籍打發時間,亦或者是等待心愛的姑娘下樓的期間翻翻書本。窗外的陽光灑落在酒紅色的地毯和淡金色的沙發上,還有桌麵上那套精致的中國瓷器茶具,時光都停住了腳步。
右側的光暈在埃文-貝爾的側臉投下淡淡的陰影,此時看著書本的埃文-貝爾雙眼十分專注,似乎已經進入了文字構建的世界。鏡頭就在距離埃文-貝爾不到兩碼的地方,可以拍攝特寫,也可以拍攝中景,再退兩步拍攝全景也沒有問題。埃文-貝爾那隻顯露出四分之三的臉龐,可以看到隱隱沉思的目光從那雙深邃的眼睛裏綻放出睿智的光芒,抿著的嘴唇性感而堅毅,高挺的鼻子,光滑的額頭,伏貼的背頭,修長的手指,還有鼻翼下的陰影,世界在這一刻,就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