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接二連三(1 / 2)

埃文-貝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釜底抽薪,的確讓記者們將注意力從視頻上轉移到了疑點之上,這次的事件的確是太多漏洞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重點是,埃文-貝爾和海蒂-蒙哥馬利都沒有致命的證據。而且,事件才剛剛發生不過十個小時而已,紐約警察局甚至來不及去取證,包括埃文-貝爾所說的911報警電話。一切證據都還沒有出來,掩蓋真實的迷霧依舊濃厚。

但娛樂新聞不是破案,破案時,名偵探柯南會說“真相隻有一個”,法庭會要求證據來定罪;可娛樂新聞即使沒有最終的定論,也可以隨時更進最新消息,每一個消息都有可能成為影響輿論風向的籌碼,在真相出來之前,輿論的變化就足以帶來強大的壓迫力。

在這件事上,埃文-貝爾所求的是真相,但“周日”所求的,卻隻是輿論而已。當然,真相站在海蒂-蒙哥馬利這一方自然最好,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讓埃文-貝爾自我毀滅,但現在因為埃文-貝爾接二連三的臨場應變,要控製真相已經比較困難了。但“周日”並不擔心,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的輿論導向,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在真相出來之前,將埃文-貝爾毀滅。

十點的新聞發布會一結束,威廉-伍德和肖恩-霍爾兩個人就分別代表正方和反方打起了擂台。

威廉-伍德認為埃文-貝爾被陷害了,這是一個陰謀。

首先是視頻出現的時間點,恰巧在媒體關於事件新聞剛剛麵世的淩晨階段,其後新聞強勢冒出時,視頻的點擊率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吸引到了無數視線。視頻本身也是疑點重重,埃文-貝爾所描述的重要部分完全缺失,就算埃文-貝爾在說謊,視頻的切入時間點也太過巧合了,就好像一切是刻意布置好的,如果說之前有幾秒空白,還正常一些。

其次是埃文-貝爾和海蒂-蒙哥馬利的關係,雖然埃文-貝爾的說法有待證實,但顯然兩個人是認識的,而海蒂-蒙哥馬利卻絲毫沒有提起這件事。如果兩個人是認識的,而之前又是互相你情我願的關係,那就更加不存在用強的事情了。再說,以埃文-貝爾的外貌和才情,以他現在的人氣,的確,他從不缺女人,根本無需用強。

最後是紐約警察局已經展開調查,在證據出來之前,媒體就開始煽風點火,顯然是不明智之舉。

總之,威廉-伍德認為埃文-貝爾說的話有道理,大家應該冷靜下來調查真相。這次的整件事看來都透露著詭異。

相反,肖恩-霍爾認為埃文-貝爾絕對是在說謊。

埃文-貝爾絕對是見色起意,但對方居然拒絕這讓他感覺很沒有麵子,特別是在最近人氣正旺的當口,更是覺得自己無往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海蒂-蒙哥馬利的拒絕必然激起了埃文-貝爾的大男子主義,也許一開始隻是推搡,但隨後動作大了,拉扯到了衣服,情況也就失去了控製。

至於視頻的異常就更好解釋了,在黑客橫行的年代有人黑了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網絡係統,將這段視頻偷出來也說不定,畢竟視頻的出現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

埃文-貝爾的陰謀論站不住腳,因為沒有必要,娛樂圈裏哪有這種生死大仇,非要鬧得不死不罷休的。還有那個911報警電話,手機丟了如此巧合的事更加荒謬可笑,在911報警中心的證據出來之前,一切都是虛假的。

所以,肖恩-霍爾最後得出結論,也許一開始埃文-貝爾隻是希望和海蒂-蒙哥馬利搭訕,但行事不成,動作不當才造成了後麵的杯具。現在又顧忌自己的臉麵,不得不做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

“世界新聞報”加印了事件報道的特別版,僅僅不到三個小時就賣出了一百萬份,創造了報紙曆史銷量新高。

而新聞媒體之中支持肖恩-霍爾此番言論的更是不少,大家普遍認為,海蒂-蒙哥馬利不會拿自己的“清白”開玩笑,所謂幕後黑手更是太過誇張,埃文-貝爾的掙紮也隻是在挽回自己的形象罷了。

也許是“周日”的背後收買,也許是新聞媒體在看熱鬧,報複埃文-貝爾之前的漫不經心,但總之,支持反方肖恩-霍爾的言論,在中午十二點到來之前,鋪天蓋地,幾乎占據了言論的完全上風,將威廉-伍德的評論壓得死死的。有激烈的媒體,甚至直接就為此事定論了,認為無需調查,必然就是埃文-貝爾試圖強.奸海蒂-蒙哥馬利!

新聞發布會上埃文-貝爾的慷慨激昂,在肖恩-霍爾的巧舌如簧之下,悄然被媒體黑心地無視了,所有人都開始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