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打不還手(1 / 2)

一拳,又一拳,再一拳。

埃文-貝爾將心中的所有努力都擊中在了拳頭上,狠狠地朝克雷格-庫克的臉頰上揮過去。什麼冷靜,什麼精神折磨,都見鬼去吧。埃文-貝爾狠狠砸了三拳,砸得克雷格-庫克一陣暈乎,當埃文-貝爾連續不斷的拳頭停下來時,克雷格-庫克翻了一個白眼,就軟倒了下去。

克雷格-庫克如何也沒有想到,埃文-貝爾會打自己,在法院門口、在眾多媒體的麵前,就如此直接地揮拳上來。一個措手不及,腦袋就已經暈暈乎乎的了,然後連著慣性,接受地心引力的召喚,直接倒地。

現場的所有記者顯然也都被嚇到了,埃文-貝爾的直接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同時埃文-貝爾的果決也讓媒體們都心頭一凜。如果換一個場合,看到一名藝人在鏡頭麵前直接出手打人,估計所有媒體都立刻打雞血一般,蜂擁而上了,這絕對是勁爆新聞。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麵對宛若凶神一般的埃文-貝爾,所有人都收住了聲音,在場的媒體大多都是克雷格-庫克的幫凶,誰知道埃文-貝爾之後又會如何對待他們。而旁邊的海蒂-蒙哥馬利更是膽怯地蜷縮成一團,努力將自己塞到角落裏,希望埃文-貝爾不要注意到自己。

揮拳之後,埃文-貝爾喘著粗氣直起了身,眼神撇了海蒂-蒙哥馬利一眼,不屑地收回了眼神。他不會打女人,他也不屑打這個叫做海蒂-蒙哥馬利的女人。

“克雷格-庫克先生,”埃文-貝爾清澈的聲音依舊動人,在鴉雀無聲的法院門口清晰異常,隻是這動人的嗓音對於心中有鬼有愧的人來說,就好像是來自地獄的催命符,“你想告我惡意傷人的話,這裏就是法院門口,而且還有如此多攝像機、照相機記錄了證據。我隨時等待你的傳票。”

顯然,埃文-貝爾一點都不介意,自己的行為被記錄下來了,更加不介意媒體會將這件事報道出去,他一回頭,對著媒體笑了笑,那如沐春風的笑容卻讓在場記者通體生寒,“我給了你們如此生動的報道題材,算是友好的橄欖枝吧,接不接受,就看各位記者們的了。”

說完之後,埃文-貝爾就往前邁開了步伐。幾乎是同時的,記者們自動讓開了一條通道,目送著埃文-貝爾從容不迫地離開了法院。

落後在後麵的伊登-哈德遜,輕咳了兩聲,對著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話筒說到,“十一工作室在等待各位的道歉信,希望我們不會等太久。”說完之後,伊登-哈德遜就和泰迪-貝爾一起跟上了前麵的埃文-貝爾,離開了法院。

伊登-哈德遜的話,顯然就是十一工作室對那七十六家媒體釋放的最後通牒,也是最後的善意了,這讓媒體們都鬆了一口氣。隻要不鬧上法庭,一切都好。道歉信,不是難事。

事實上,大衛-格林布拉特以專業經理人的角度,是建議埃文-貝爾,利用這一次的機會,好好和媒體打好關係,不僅不要起訴,還可以接受一些媒體的采訪。在封殺了帶頭的十六家媒體之後,完全可以用懷柔政策與剩下的媒體交好。

但這不是埃文-貝爾的風格。

埃文-貝爾清楚地知道,如果再次主動示好的話,這些媒體肯定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以後一樣會得寸進尺。這一次必須給這些媒體一個教訓,否則以後再有類似情況出現,隻怕還是要吃大虧的。

不過,同時埃文-貝爾也知道,要狀告媒體誹謗罪,是很難成立的。畢竟,媒體渲染的新聞大部分都是事實,隻是斷章取義罷了,即使有少數不符實的情況,取證也十分困難。而且埃文-貝爾所受的傷害部分,也不同於今天海蒂-蒙哥馬利、克雷格-庫克的情況,傷害無法折合成實際的證據。

再者,紐約州的法律為了保護新聞媒體的言論自由,對於新聞媒體一向有特殊保護,以埃文-貝爾藝人的身份,更加難以將媒體們定罪。所以,和媒體的這場官司,誹謗罪難以成立,耗費的隻是無止境的上訴時間和費用。

在伊登-哈德遜的建議下,最後得出了這個決定。封殺帶頭的十六家媒體,以後十一工作室不接受來自這十六家媒體任何一家任何形式的訪問,同時,勒令剩下的媒體發道歉信,澄清埃文-貝爾的聲譽。如果有媒體想頑強抵抗的話,那麼埃文-貝爾不介意耗費上訴時間和費用,絕對會和這些媒體抗爭到底的!

在這種局勢下,那六十家媒體很幹脆地發布了道歉信,最遲在第二天就見報。包括那被封殺的十六家媒體,也有八家公開道歉,希望能夠挽回和埃文-貝爾的關係。不過,“世界新聞報”就很硬氣,不僅沒有道歉,反而認為十一工作室應該寫感謝信給他們。他們認為,要不是肖恩-霍爾的“正義”,隻怕真正的幕後黑手克雷格-庫克依舊不會被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