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你說什麼?”大衛-格林布拉特無奈地看著眼前的埃文-貝爾,泰迪-貝爾和尚恩-梅耶爾兩個人則一臉淡定地在旁邊聊天。
“大衛,你聽到我說的了。”埃文-貝爾很淡定,他還有閑情泛著眼前的雜誌,“娛樂周刊”,裏麵對“狙擊電話亭”和“倔強”都有進行報道。這不過是“狙擊電話亭”上映的第二周,“倔強”也剛剛發行,埃文-貝爾來到洛杉磯參加宣傳,見到了久違的大衛-格林布拉特。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你說不確定十月份還是十一月發行專輯?”每次和埃文-貝爾說話,大衛-格林布拉特都會覺得頭疼。身為一名傳統型經紀人,雖然他見過不少個性十足的獨立音樂人,但是埃文-貝爾總是超乎他的想象,即使有過心理準備了,可現在相處大半年下來,依舊不習慣。“你不是說專輯錄音已經差不多了嗎?”
為了籌備英文二輯,埃文-貝爾從四月份開始就陸陸續續在進錄音室了,拍攝完“致命身份”之後,埃文-貝爾的主要精力就集中在了專輯錄音之上。在背包旅行之前,其實專輯就已經完成了七首歌的錄製,回來之後又錄製完了包括“倔強”在內的兩首歌,可以說,現在埃文-貝爾的第二張專輯隻剩下最後一首歌,就完成製作了。
埃文-貝爾點了點頭,“錄音工作是差不多了,不過這學期我在學校的事比較忙,估計沒有時間參與宣傳,所以克萊爾正在和公司討論到底是今年發,還是明年等我有時間了之後再發。”克萊爾-戴斯也已經習慣了埃文-貝爾的漫不經心,所以正在考慮是要抓緊最近的聲勢在無宣傳的情況下搶先發行專輯,還是推遲時間以保證宣傳。
大衛-格林布拉特看著埃文-貝爾一臉的認真,最終確定了他是說真的,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表示了解了。
“那你為什麼拒絕了這次奧普拉脫口秀的邀請,你明明有時間的啊。”大衛-格林布拉特想起這件事,就覺得鬱悶。身為經紀人,大衛-格林布拉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藝人發展越來越好,他的抽成才會越來越多,所以他總是竭盡全力在為埃文-貝爾安排行程,這才是經紀人的本職。可是,大衛-格林布拉特也遇到了和克萊爾-戴斯一樣的問題,那就是埃文-貝爾。
埃文-貝爾的隨心所欲和不務正業,已經讓克萊爾-戴斯吃盡了苦頭,現在輪到大衛-格林布拉特了。也隻有泰迪-貝爾這個半路出家的兄弟經紀人,才能夠對埃文-貝爾的行動全盤接受。
麵對大衛-格林布拉特的這個問題,泰迪-貝爾給出了回答,“因為她上次第一個采訪了蒙哥馬利。”泰迪-貝爾指的是誹謗事件中,奧普拉-溫弗瑞成為頂尖媒體人之中首位采訪海蒂-蒙哥馬利的主持人。
在新聞行業中,有一個“意見領袖”的專業名詞。所謂意見領袖,其實很簡單,這是指人際傳播網絡中的活躍分子,他們會首先接觸大眾傳媒信息,經過自己再加工之後,再傳播給其他人。意見領袖,具有影響他人態度的能力,他們介入大眾傳播的過程,加快了傳播速度並擴大了影響。
簡單來說,專家、教授、專業人士等等都算是意見領袖。奧普拉-溫弗瑞是意見領袖,因為其脫口秀在美國的巨大影響;埃文-貝爾也是意見領袖,之前算是獨立音樂人的代言人,其後又是獨立電影中備受追捧的新星,還在時尚界小有威名,現在更是對無數青少年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奧普拉-溫弗瑞在誹謗事件中,了解了這個事件之後,經過自己的理解和消化,選擇了對海蒂-蒙哥馬利進行采訪,其中還擴大了其柔弱女子的形象,也就等於是坐實了埃文-貝爾是犯罪嫌疑人的觀點。以奧普拉-溫弗瑞在美國人中巨大的影響力,也是誹謗事件迅速擴散的決定性意見領袖。
所以,此時泰迪-貝爾才會有此一說。
埃文-貝爾點了點頭,朝大衛-格林布拉特笑嗬嗬地說到,“我這個人可是很記仇的。”
大衛-格林布拉特啞然失笑。埃文-貝爾記仇與否他不知道,但是如果別人不喜歡他,埃文-貝爾是絕對不會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對方冷屁股的,這一點,大衛-格林布拉特十分清楚。所以,奧普拉脫口秀,短期內埃文-貝爾是絕對不會參加的了。
“以後有奧普拉的邀請,都拒絕了吧。”埃文-貝爾幹脆利落地說到。
雖然奧普拉脫口秀是埃文-貝爾成名的轉折點,但是在誹謗事件中奧普拉-溫弗瑞的表現,還是可以看出,不管別人加諸在奧普拉-溫弗瑞身上的光環有多少,她也終究是一個為名為利在奮鬥的普通女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