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屆金球獎,最大的看點是,拿下三座獎杯的“芝加哥”,成為奧斯卡熱門候補的“時時刻刻”和“關於施密特”,還有……埃文-貝爾。
“芝加哥”三獎,“時時刻刻”、“關於施密特”、“紐約黑幫”、“改編劇本”各兩獎,除了最佳配樂獎被“弗裏達”拿下,最佳外語片由西班牙的“對她說”拿下,其他電影類獎項全部由上述五部電影包攬,可見熱門電影的集中程度了。其中,馬丁-西科塞斯“意外”搶下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由“關於施密特”的亞曆山大-佩恩戰勝查理-考夫曼拿下,算是少數略顯意外的結果,其餘都隻能說是波瀾不驚。
所以,媒體也顯得意興闌珊,討論熱情都不算高漲,更多是在分析這五部電影未來在奧斯卡的前景。目前看來,媒體預測奧斯卡獲獎名單重複率最高的,居然是最佳男配角,大家一致認為埃文-貝爾一騎絕塵,以絕對的優勢領跑這個獎項。倒是梅麗爾-斯特裏普因為“時時刻刻”和“改編劇本”同時入圍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爭奪,媒體之間存在分歧和爭議。
這樣一來,埃文-貝爾就成為了本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之後,不容忽視的看點之一。這一次的看點,在於“突破”。
無論是埃文-貝爾在紅地毯上破格以無領無領帶領結的形象出現,打破了多年來電影頒獎典禮紅地毯不算規矩的規矩;還是以二十歲的年紀拿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亦或者是2002年全年“冰河世紀”、“白夜追凶”、“狙擊電話亭”、“改編劇本”讓他一舉成為了最受矚目的新生代演員……都是一個突破。
當媒體分析完之後,仔細回頭想一想,才發現,其實埃文-貝爾出道才不過兩年而已,2001年的橫空出世還在眼前,2002年又以驚人的態勢強勢崛起,絕對堪稱年輕一代的領袖人物。
回顧2001年時,所有人會說提起那個彈著吉他、唱著“隻是一個夢”的獨立音樂少年,而他在電影方麵也隻是以一部“死亡幻覺”嶄露頭角而已;但是回望2002年時,所有人都發現,這位少年在音樂和電影方麵都創造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好成績,徹徹底底成為了音樂電影都擁有號召力的頂尖藝人。
2002年北美上映的電影之中,過億票房有二十三部,兩億票房的則有九部,在這九部作品的名單之中,埃文-貝爾一人就獨占了兩個名額!
“蜘蛛俠”以四億票房拿下了2002年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的總冠軍,大衛-格林布拉特卻是再次想起了埃文-貝爾曾經有機會出演這部電影的事實,不由感到扼腕。在這之後是“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以三億票房拿下亞軍寶座,年底聖誕檔期才上映的“哈利-波特2”和“魔戒2”也以不遜於人的聲勢分列年終票房排行榜的第三和第四。
第五名和第六名兩部電影的主演名單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埃文-貝爾。“冰河世紀”以兩億兩千八百萬的票房、“狙擊電話亭”以兩億兩千三百萬的成績分別位列2002年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的第五名和第六名。這個成績著實彪悍,讓一眾號稱票房號召力十足的大牌明星集體汗顏。其中“狙擊電話亭”更是依靠埃文-貝爾的驚人號召力才突破了兩億門檻,這也讓不少媒體把埃文-貝爾和“史皇”威爾-史密斯相提並論。
媒體總是如此,看到一點成績就開始極力追捧,就好像這位演員已經成為了曆史最佳一般;同理可推,隻要有一部電影票房不振,“票房毒藥”之名就會迫不及待地搬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威爾-史密斯能夠在媒體的毒舌之下,獲得了“史皇”的稱號,著實不易。
威爾-史密斯也是一位音樂電影兩棲藝人,他不僅在格萊美前後四次獲得了肯定,而且從影至今,出演不過十幾部電影而已,卻每部電影票房都超過了一億美元,因為讓媒體對他不得不佩服。如今,威爾-史密斯也是好萊塢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之一,同時是好萊塢黑人影星中片酬最高、唯一能與史上第一位黑人影帝丹澤爾-華盛頓一爭高低的演員。
威爾-史密斯如今的威名,是依靠過去十年來不斷累積下來打造出來的。今年,曾經在1997年創造了近六億票房神話的“黑衣人”,在暑假推出了續集“黑衣人2”,再次在票房上創造了出色的成績,在北美拿下了一億九千萬美元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