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托尼獎啟(1 / 2)

足足一百英尺寬、六十英尺高的金色大舞台,四周被由一係列流線型拱門構成的牆壁所包圍。舞台之前,六千兩百個紫紅絲絨麵的觀眾席以扇形方式羅列開來。地麵之上暗紅色的地毯與屋頂上的金色光芒相交輝映。

這裏就是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這座位於曼哈頓第六大道洛克菲勒中心的表演舞台,是世界最著名的藝術殿堂之一,也是無數娛樂藝人們向往的舞台聖地。每年的五、六月份,象征美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托尼獎,都會在這裏舉行頒獎典禮。

此時,台下六千兩百個座位,座無虛席!因為,第五十七屆托尼獎頒獎典禮,現在正在進行時。

一片漆黑的舞台上,一盞聚光燈逐漸亮起來,台下的掌聲和歡呼聲越來越大,將舞台裝點得熱鬧非凡。聚光燈微亮,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舞台上那個身影。白色襯衫,黑色領結,黑色西裝,中規中矩的打扮,不過絲綢布料製作的小翻領,在燈光的映射下泛著流光溢彩,白色襯衫上的黑馬瑪瑙扣宛若點綴在綢布上的墨點。溫莎式蝴蝶領結透露著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式優雅,如果再注意腰部的剪裁,上衣下擺和褲子口袋處的對稱,以及肩線、袖扣的硬朗線條,都可以發現這套衣服莊嚴中透露著細膩的風格了。更重要的是,穿著這套衣服的男人,讓人挪不開眼。

六英尺的挺拔身高,在聚光燈之下投射出長長的影子。幹脆利落的短發被梳了起來,露出寬厚飽滿的額頭,兩道濃眉英挺非常,下麵那雙眼眸的光芒映在幽深的輪廓之中,帶著讓人探究的深邃。刀鋒般直挺的鼻梁將巴掌大的臉龐完美地分割成兩部分,上方連接著不羈瀟灑的眉宇,下方那張薄薄的性感唇瓣帶著讓人神魂顛倒的笑容。

埃文-貝爾。今天這片舞台的主人,托尼獎曆史上最年輕的主持人。

“晚上好。”埃文-貝爾雙手插在口袋裏,從容而優雅地開口說道。台下的掌聲越發熱烈起來,埃文-貝爾不由抬手往下壓了壓,希望讓大家安靜一些。可惜未果。

又讓掌聲響了約莫十秒之後,埃文-貝爾再次用手勢示意讓大家安靜一些,這回終於可以聽清楚他的聲音了,“晚上好。我是中老年婦女之友,埃文-貝爾。”

第一句話,埃文-貝爾就成功地讓現場所有觀眾爆笑起來。

這句話的調侃是有來源的。在兩周之前,“世界新聞報”發表了一篇評論,評論之中將埃文-貝爾稱為“中老年婦女之友”,他們認為百老彙現在之所以沒落的原因,是因為隻有老年人在關注百老彙了,年輕一代——特別是誕生在網絡時代的年輕人對於百老彙根本沒有任何興趣。當然,同性戀是例外。當中老年人的精力日益下降,百老彙的上座率自然也開始走下坡路。

“世界新聞報”認為,“九”之所以能夠讓百老彙重新煥發出活力,就是因為“埃文-貝爾是中老年婦女之友,他就是所有女性們希望逗弄的小男孩”。在這篇新聞之中,“世界新聞報”完全將埃文-貝爾描述成為討好中年女性而不折手段的小白臉。

這篇新聞一出現,幾乎成為了所有媒體熱議的焦點。不是因為“世界新聞報”針對埃文-貝爾這件事,而是因為他們對百老彙觀眾的分析,讓人啼笑皆非。一直以來,關注百老彙的人群之中年齡偏大化,這是眾所皆知的情況。而且不僅僅是觀眾群體,百老彙上演劇目的老齡化——“貓”、“歌劇魅影”等劇目都上演了十幾二十年,還有劇目題材的狹隘化,都讓百老彙的狀況越來越差。

之前也有不少媒體諷刺過百老彙的現狀,稱之為“老年人之友”。但事實上,“九”的出現,並沒有加重這一現象,反而是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很大的改觀。

因為埃文-貝爾的號召力,觀眾年輕化的現象十分明顯,而“九”的故事一男七女的框架,也吸引了大量普通男士的關注,特別是提倡一夫多妻製的國家,對這出劇目十分推崇。另外,為埃文-貝爾魅力而傾倒的年輕女士們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紐約時報”就開玩笑地成埃文-貝爾為“女性之友”。

“世界新聞報”對事實的歪曲和惡意解讀,讓媒體再次展開了熱議。而他們對埃文-貝爾“中老年婦女之友”的稱號,也成為“世界新聞報”這份八卦小報內容低俗、唯利是圖的又一注解。